注册

一夫一妻制的由来与演变


来源: 南都周刊

人参与 评论

导语: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式废除一夫多妻,距今不过百年出头。世界范围内,“一夫一妻制”则可追溯到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腊。这个古老的制度本意到底是什么?而后又发生过多少戏剧性的变异乃至变质?

导语: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式废除一夫多妻,距今不过百年出头。世界范围内,“一夫一妻制”则可追溯到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腊。这个古老的制度本意到底是什么?而又发生过多少戏剧性的变异乃至变质?

一夫一妻制的由来

在爱情中营建婚姻、以婚姻经营爱情,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止乎礼、合乎法的选择。我们接受如斯约定的前提,是“一夫一妻制”几乎是公认的男女之间性、情感和家庭关系“三位一体”的联系之道。在婚姻中寻找激情,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但事情从来不是那么简单,早在公元前3-4世纪创制“一夫一妻制”的雅典,梭伦法典中对夫妻关系的约定就加入了一丝强制色彩:丈夫每月须与妻子行房最少三次。

雅典公民以“自由人”倨傲自称,除狎昵男童引为当时风尚之外,他们还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花样百出的非婚激情生活辩护,“我们拥有情妇,是为了享受快感;纳妾,是为了让她们每天来照理我们。”相形之下,娶妻“只是为了有一个合法的后代和一个忠诚的家庭女卫士”(德谟斯泰尼辩护词《驳斥尼埃拉》)。

在当时的剧场里,尽管也有妻子抱怨丈夫“不忠”的戏码,那多是因为妻子的失宠,将使得子女失掉正统继嗣的地位,母子身临遭受他人奴役的窘境。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上演的就是这样一出悲剧。遵照梭伦法典的规定,如果一个雅典男子,逞一时贪欲驱使犯下强奸罪,所受的惩罚还不如诱拐一个男童严厉。

先哲亚里士多德就是在这样的民俗、制度条件下,提出了最初的“一夫一妻制”道德:丈夫或妻子与非婚伴侣发生性关系,都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鉴于男女间的“相互忠诚”对希腊人而言还是一件十足陌生的事,亚里士多德不可谓不是那个时代孤独的道德家。

“另一半”用来指称婚姻对象、伴侣,是沿用至今的契口。它甚至还附带了这样一层浪漫色彩,互为情欲对象的双方,在太初是一体的人神。这是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构想,当初却是用来解释男-男的爱恋。因为如果男童只有半个男体,那么他就有可能爱上男人了。

《会饮篇》所记载的这场两千多年前的口角,可能仍是史上对人类的恋爱观影响最巨大的一次。在这场谈话中还有主张“女子主持家政”的色诺芬和以积极道德论者面目出现的柏拉图。阿里斯托芬的言论,遭到了柏拉图的强力挑战。他指出贪恋男童的肉体,和随之而来的厌腻,不可避免地造成创伤。

肉体之爱与灵魂之爱从此对立,但颇为滑稽的是,这种“柏拉图之爱”却被后世发挥于非婚的男女之间。

情欲的支点是顾及被爱者的荣誉、尊严,以及在抵御求爱者时表现出合乎情理的执拗;而在这条寻找真爱的道路上(被苏格拉底-柏拉图命名为“发现爱的真谛”),后世的男女发现一路上洒下的诱饵越来越多样,契约、财产、子嗣、乃至身份的诉求,或成为阻止人们找到“另一半”的理由。

夫妻荣耀团

“一夫一妻”关系从创制到社会认可,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了罗马时代,结婚协议需通过官员或祭司的认可,它才从私下的家庭契约一跃进入公民体制。在经过对当时墓志铭的研究后,找到了非贵族政体下婚姻相对比较稳定的证据。

在一个古罗马人写给妻子的信件中,第一次发现了对配偶以“您”相称,“您无法相信我有多么想念您:首先,是因为我爱您,其次是我们还没有分离的习惯……到我习惯去看您的时间,我的双脚会情不自禁地被带到您的房间”。 这对小别的新婚夫妇间的情愫,是我们现代人所能理解的“婚姻中的爱情”。

上至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下至斯多葛主义者穆索尼乌斯之流,所留下的文字记载里,我们都能见到一种表述得与现代观点几近相似的伦理,在当时被命名为“夫妻荣耀”。《夫妻戒律》中的“忠实原则”提请人们注意,“一种香水的气味会让人发狂,当丈夫与其他女人发生关系时,妻子们也会疯狂。”

男性自愿承认“忠诚”是一项婚姻的义务,但这同时出于一种道德节制的自律。具体而言,通奸的错误在于撕破了男性之间的关系网络,古罗马著名的“通奸法”对于诱拐他人妻子,因而造成对丈夫侮辱的行为给予严惩,但与未婚女性通奸的行为则不在此列。

在整个建基于兵团军事建制的帝国之内,“忠诚”归于“夫妻荣耀”不如说归于“夫妻荣耀团”,婚姻伦理的实质类似于兄弟道义的衍生,用中国话说就是,“朋友妻,不可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赵晶]

标签:一夫 婚姻 葛主义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