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属误传
新华社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 仇逸 俞菀)“太恐怖!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近日,一则宣称是复旦专家最新研究成果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该消息称,“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几乎无逆转可能”。对此,该项目负责人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予以澄清:“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说“过于夸大其词”。
宋伟民说,该研究项目是“关于两种止咳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大气PM2.5对呼吸道毒作用研究”,研究中用“PM2.5配置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对大鼠进行染毒实验,这种方法是通过“肺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暴露方式完全不同于人在大自然中通过自然呼吸的实际暴露方式,且进行这项实验时,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组织中的PM2.5的量远远超过人在实际环境中的量。
据悉,研究结果主要是为了证明两种止咳药对PM2.5气管滴注暴露所致的大鼠肺损伤有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实验也只是根据动物实验研究后所得到的初步结果,反映肺损伤的指标有限,更不是临床试验,所以不能反映人接触PM2.5后的实际情况。
宋伟民说,更重要的是,每只大鼠体重约0.2公斤,以实验的肺滴注染毒剂量,如果按照60公斤体重的人暴露量计算,相当于每人滴注2400毫克。气管滴注基本上能完全进入肺,与人呼吸污染空气进入情况不同。通过呼吸进入到体内的PM2.5,有一部分会随呼出气排出体外和沉积在呼吸道其他部位,一般PM2.5的沉积率为20%,照此计算,2400毫克PM2.5要有12000毫克PM2.5吸入,才能沉积到肺内。如果按PM2.5严重污染的0.5毫克/立方米空气来呼吸,需要呼吸24000立方米的空气,而且是在6天内分三次呼吸完,对人而言,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一滴血检测肿瘤”应叫“监测肿瘤”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李江涛)针对近日网上有关“一滴血检测肿瘤”的传闻,有关专家19日澄清称,这种说法很不准确,实际上是“监测肿瘤”。
清华大学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学校罗永章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自主研发的定量检测试剂盒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当天,这个情况被某些媒体解读为“一滴血检测肿瘤”在网络上大量转载,引发网友热议。
对此,发现该方法的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罗永章解释说,热休克蛋白90α检测可用于肺癌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一滴血检测肿瘤”的说法很不准确,确切地讲,应该叫“监测肿瘤”。
罗永章说,具体的监测方法是: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通过比较Hsp90α含量的变化,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可以持续地监测。由于射线剂量大和费用较高等原因,CT等影像学检测方法并不适合经常性的使用。因此,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病人预后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测定Hsp90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监测手段。
此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Hsp90α的含量在早期肺癌病人体内比健康人高,在晚期肺癌病人体内比早期肺癌病人更高,三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因此,有些患者尽管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如果其体内Hsp90α含量已经升高,就可以提示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37124
1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268855
2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3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 -
195904
4测试:睡姿看你能否成为有钱人? -
190711
5蜂蜜竟是这4类人的“夺命符”(组图) -
169596
6外媒:7件事会让身体散发难闻异味 -
118984
7揭秘喝蜂蜜水最有效的7个时间点 -
90612
8肝癌早期难察觉 两大信号千万别忽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