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本市三年内将建成50家医联体

2013年12月06日 02:29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方芳)市卫生局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16年底,本市将建成大约50个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将覆盖全市居民。为满足居民对康复、护理的需求,医联体内部分成员单位的床位将转为康复床位、老年护理床位。

一般一个医联体由一家三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医院,相关三级、二级及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合作医院组成。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表示,北京推广医联体是为了使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居民首诊率不断上升,实现首诊在社区、预约在社区、慢病用药在社区、康复在社区,分流大医院就诊压力。

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路明说,今在医联体内,部分成员单位的床位将转为康复床位、老年护理床位,作为急性期诊疗的后续治疗通道以及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护理需求。此外,医联体成员的检查结果、资料可以调阅互认,实现预约挂号、病人医嘱信息、诊断信息、检验检查数据及社区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同时,医联体内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试行专管共用,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建立进修和培训机制等。

目前市卫生局已经以朝阳医院、友谊医院和世纪坛医院为核心建立了三家医疗联合体,分别位于本市的东部、西部和南部。通过分析评估,目前医联体在建设中还面临着管理、技术、医保、价格、财务、药品等方面的挑战。比如社区缺少慢病用药,难以分流大医院的开药患者;部分药品只限三级医院使用才能报销导致病人不同意转往二级及以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康复院、护理院发展受限。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根据本部门实际着手研究问题解决的办法。

按照市卫生局的计划,今年年底前,朝阳区和平谷区都将进行组建医联体的试点,为2014年全市各区县试点推进提供基本参考。明年6月底前,六城区每个区都将有两个医联体运行。其他郊区县实现1个医联体运行。

2015年底前,城六区每个区运行的医联体将超过3个。其他郊区县按区域规划再增加一至两个医联体运行。2016年底前,对有医联体签约空间的区县可继续增加辖区内医联体签约单位,争取达到辖区居民全覆盖。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