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法国珠宝 百年风格变迁

2011年02月14日 14:58
来源:《芭莎珠宝》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Cartier Bird of Paradise胸针

追寻美好的珠宝希冀 Post War

20世纪40年代起,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着摧毁一切的力量席卷而来,人们的心开始变得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样悲伤而脆弱。战争结束伊始,尽管钻石、贵金属等珠宝原材料都因极其难得而弥足珍贵,法国女性依然如追求信仰般追求精美绝伦的珠宝,仿佛这是一番带翼的希望可以飞向美好世界,可以疗伤。

这时,纯美高雅的钻石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材质,但却不易得到;而红宝石、祖母绿这样的稀有宝石以及碧玺、黄水晶,以及绿松石这样的半稀有宝石以其鲜艳多彩的色调吸引了很多人的喜爱,很多工匠选择梨形多面切割的技法来夸大宝石的光泽和色度,让作品更具灵动的美感。于此同时,为了解决黄金供不应求的状况,设计师们花样迭出,选用黄、粉、绿等鲜艳的色彩衬托黄金部分,在节省原料的同时更体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1941年Van Cleef &Arpels 别针

或许是不愿再面对人类世界的杀戮和纷乱,花朵和动物成为了这一时期珠宝作品最有特色的主题。尤其是鸟类,承载着设计师飞离一切伤痛的梦想,成为了这一时期作品的经典造型。充满异国情调的猫科动物带着对于另一种神秘文化的向往横空出世。

夸张的腕部装饰在这个时期开始大为流行,最普通的金色手链往往极为宽大,并且经常两手佩戴。而在中东客户的青睐之下,项链、耳环、手链组成的成套的珠宝配饰开始出现,为女性的整体造型提供更加协调的流畅线条。

时代后期,全球最大的钻石矿业集团De Beers公司凭借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经典广告语让钻石巩固了时尚界翘楚的席位。在社会日益稳定发达,生活又回归平静的日子里,战后时代随着那些亲历者的逝去而渐渐淡化,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片回忆之中走向艺术的当代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惠] 标签:风格 1941年 Bulgari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