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考出来的吗? 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音乐教育
2010年04月12日 18: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然后,我们的乐器基础教学需要创造性。也就是说,需要让孩子独立思考与寻找弹奏方法。首先需要对孩子们提出音乐上的要求,比如活泼的,悲伤的,甜美的,愤怒的,然后让他们自行找办法弹出各种效果。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手的条件,能动地去寻找最适合最简便的弹奏法。因为每个人的演奏机能不同,我们需要在消化基础技法之后思考自我的方式,才可能获得个性化的演奏。就像每个杰出的摇滚歌手,他们能够忘情嘶吼又不至于损伤声带,其实都探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声方法。据说像肖邦、李斯特这样的天才钢琴家是不需要什么车尔尼练习曲的,他们在学习乐器的最初就开始不断摸索自我的弹奏方式与表达途径,以卓越的听觉控制双手,控制琴键,也是因此,他们独创的一些演奏技法,直到现在仍然令职业钢琴家从中受益。

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就越是活泼开阔,音乐教学也需要摒弃偏执,尽量多角度多元化,以单一的考级标准或比赛名次去判断一个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有没有音乐前途无疑是非常草率的。还有,从音乐教育角度考量音乐考级,它的标准不够严格规范,形式也过于单一化模式化,它主要是在考察一项技能,考生也会相应地只关注技能。这样的考级并不能提高整体的音乐修养。若想达到欧洲(特别是德国)那样的音乐修养与普及化程度,也许我们需要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充分的音乐鉴赏的内容,需要举办更多风格迥异的音乐节,而不是考级。况且考级也不可能考出音乐天才来,天才不可测量,因为天才本来就是超越标准的存在。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全社会范围的乐器考级让大量的儿童接触到音乐,它无疑是一种开发整体音乐潜能的优良的“社会构成方式”,我们需要逐渐去完善它,将它导向音乐修养的全面提升。

此外,由音乐考级也引出了经典的乐器教学——一对一模式是否适合音乐基础教育的疑问。本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与学习进度而设置。但对于全社会范围的音乐教育,这样的模式似乎在窒息与割断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基础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而是在于发掘潜能,音乐感本就潜伏于人的体内,需要以模仿、引导等方式,令它发挥、碰撞或绽放出来。学习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接近无意识的本能,是一种逻辑之外的感受力。如果强调灌输,不但会抑制音乐潜力的发挥,还将会对音乐的功能意义产生误解。音乐,是聆听,也是交流,是表达自我,也是展示自我,它更需要一种参与的精神。如果采用上大课的模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交流、模仿、协作与竞争,也许更有效。在独生子女的时代,这种方式也许尤为必要。家长们总是很谦逊地说,我们不指望孩子成为音乐家,主要是来熏陶一下。其实学习音乐何止是熏陶一下,音乐中有一种来自直觉的精神力量,一种无需语言翻译的人类共通的情感,也包含了与自然、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秘密。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懂得了团结的力量、交流的收获、突破的意志和情同手足的关爱与责任,也许他们早已自己通晓了踏入社会的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