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毛里求斯寻找桃花源
2010年04月12日 18: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把你那些浙江老板朋友们,拉一飞机到我们这里来吧……我敢保证,他们来了就不想走,你看看,我们这里的海边别墅里,住满了欧洲来的有钱人。”

我和老郭面对面坐在毛里求斯一家装修简单的中餐馆里,吃着味道怪怪的凤饺,他的脑子里不停地蹦出一些新奇的点子来,“或许我应该请我爸爸来这里拍一部电视剧,这样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愿意来这里??”

他30来岁,身材高大,留着两撇胡子,总是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短而精神,看上去十分镇定、安详,会讲流利的法语、英语和汉语,跻身上流社会,仿佛整个毛里求斯的政要、大老板,都是他的朋友。

老郭是国内某著名导演的儿子,7岁那年,随母亲移民到毛里求斯,在他来到这里的20多年间,中国沿海地带建起了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大厦、机场和公路。但老郭还是乐此不疲,时刻以拥有毛里求斯国籍为荣—说这是崇洋媚外,看上去完全没道理。在中国人眼中,“洋”和“外”通常指欧洲和美国,似乎怎么也不会“洋”到这个在地理上属于非洲的国家。

看上去并不比中国中部的某一个小城市现代化许多的小岛,怎样吸引着一批一批的外来人口前来定居?如果不算曾经在这里过路的葡萄牙人(一说郑和船队是最早到达毛里求斯的人类),毛里求斯最早的居民是荷兰人。1598年荷兰人首先在这里落户,并用荷兰王子的名字“毛里求斯”为这个岛命名。随后,法国人占地为王,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殖民统治。他们很快发现这里是种植甘蔗的绝佳地点,为了在毛里求斯岛种植甘蔗,法国人从邻近的非洲大陆运来了黑人奴隶。可惜法国主子和非洲奴隶间语言不通,于是以法语的简单单词为基础,加上非洲部族语言,形成了一种通用的克里奥尔语(Creole),产生了特有的克里奥尔海岛文化。

1654年,第一批来自广东梅县的中国客家人乘坐荷兰船只逃难来到毛里求斯。此后300年间,这里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华人前来经商、定居。每逢国内战乱,便是华人移居此地的高潮时。一直到20世纪,还有成批成批的华人来到这里定居。

目前共有3万名华裔居民定居在毛里求斯,占该国居民总数的3%。毛里求斯华人商会会长吴龙昌介绍道,当地政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历届政府都要有一位华人部长,以表示对华人社群的重视。

不过,由于离开中国多年,目前在当地华人当中,只有几百人能够说流利的中文,其他人已经完全融进当地社会了。近年来,当地的华人社会迫切感到了重新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中文已经成为了毛里求斯小学的必修课,而在中学和大学,中文也成为了重要的选修课。此外,毛里求斯还开设了6所中文学校,3所使用中国大陆教材,3所使用中国台湾运过去的教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