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没有马克·吐温
2010年04月12日 18:32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五年前,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发布了一份名为《阅读危机》的警示报告,称文学性阅读呈大幅下降趋势。NEA报告显示自1982年至2002年,阅读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人数比例都在急剧下降。2003年,近一半的成年人在上一年没有阅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后来的NEA主席达纳·乔伊亚(Dana Gioia)将这种文学阅读衰落的情景称为一场代表着“高级读写能力普遍崩坏”的国家危机。

然而今年早些时候,NEA却亲手推翻了这个结论。该组织表示最近的数据显示着一种回归的趋势:成人在上一年阅读至少一本小说、诗集或戏剧的比例出现了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上升。

这次的数字仍然比1982或1992年的数字要低,但乔伊亚总结说那种螺旋式下降的趋势看上去已经结束了。他将这种乐观的回归归功于NEA的一个名为“大伙一起读”的项目,该项目鼓励整个社区去阅读讨论某一本特定的书籍,比如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左拉·尼尔·赫斯顿的《凝望上帝》、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或是亨利·詹姆斯的《华盛顿广场》。

不久之前,我造访了怀俄明州的一个镇子,目睹那里的许多人都在读同一本书之后,我认为“大伙一起读”这个项目真是个了不起的主意。这里的每个人都在讨论这本书的问题。我想起了许多次与州教育局的争论,他们坚定的反对为任何一个年级指定同一本好书去读的想法。

在这个出版业同其他行业共同遭难的寒冬之日里,任何一个好消息都是受欢迎的。但在众多现实面前,我们很难为这个阅读的春天欢呼,因为这种回暖并非人们对文学重归热爱,而是要归功于人们对网络上的琐碎物的热情。的确,《阅读危机》的批评者就已经指出阅读并没有陷入危险境地,因为年轻人们开始在网上阅读东西。是的,但他们在读些什么呢?他们读的不是马克·吐温、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或是拉尔夫·艾理森(Ralph Ellison)这些人的作品,而是Facebook、MySpace或是Twitter上的东西。文本讯息自然算得上一种形式的阅读,但这种阅读不足以保证高端文学的存活。

文学衰落的标志不仅如此。《华盛顿邮报》关闭了其书评栏目——书世界(Book World)。《纽约时报》的独立部分《星期日书评》也许是美国报纸中硕果仅存的一个了(《时报》几年前就淘汰了其每日书评栏目)。

书籍评论缺乏真正的出路,这对作家来说是个坏消息,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年写作并出版的书没有评论推荐。没有书评的书籍寻找读者是艰难的。一本书的出版就像是森林中倒下了一棵树:如果没人听到它倒下的声音,谁知道它是否真正倒下了呢?如果没人评论推荐一本书,读者如何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呢?

《纽约时报》的书籍专栏也许也已岌岌可危。《时报》在巨额债务中挣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而它也在削减其报纸栏目。最近一周,《星期日书评》只有薄薄的24页,而且几乎没有广告。它还能在这种环境下苟延残喘多久呢?

更加不祥的是一份来自“有生之日必读的十本书”中的名单,这是不久前美国在线上的一个特稿。这份名单使用哈里斯调查让人们确认的他们最喜欢的书籍。除去《圣经》,剩下的作品显示出了流行文化的色彩:《指环王》由于其广泛流行的电影很自然地出现在了榜单上(我想知道选了这个系列的人有多少真正的读过它的书籍版本),还有《哈里·波特》系列,这没什么需要更多解释的(除了《哈里·波特》系列包括七本书而不仅是一本以外)。除了上面两个还有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即使我死了,我也不会因为没看过这本书而感到一丝后悔);还有一本流行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书;以及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我估计这是因为很多人在电视上看过它的电影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