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作《制造克》(Taking Woodstock,港译:《胡士托风波》),取材自1969年在纽约郊外举行的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而李安的精神,绝不在于重现当年的嬉皮盛况。由此,《制造克》也有可能成为史上最不摇滚的摇滚题材电影,节奏平缓,波澜不惊,温情得有点苍老。
电影的基本结构我们毫不陌生,那是李安多年以来一以贯之的东西——老式生活方式的父母加上忠诚但有苦难言的子女,相依为命又貌合神离,最终通过一个中介性的事件打破僵局,获得释放。从结构的角度看来,《制造克》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六十年代末美国乡村的传统家庭,母亲暴躁吝啬,父亲沉默寡言,姐姐远嫁,唯剩儿子在家帮父母打理从硬件到软件都极为山寨的度假村;生意入不敷出,政府即将收回地皮,这一情形下,儿子接手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承办,期望可以回天。于是,摇滚乐队入驻乡村农场,引来数十万人潮,长辈级的乡邻们纷纷抱怨,不过音乐节最终得以顺利举办,整整三日,整座村庄沉浸在爱与和平的光芒中,而儿子亦在摇滚精神的感染里完成个体身份和价值的发现与肯定,终于背起行囊,在父亲的鼓舞下投奔新生活。
故事主线简单到无需多费口舌,而李安最出彩之处仍然在于他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对细节的拿捏。联想到五月份他携新作出席戛纳电影节时的表态,似乎明白无误地显露出一种野心的收缩,形容新作拍摄的体验,他说那叫“滋润”。对于我们来说,《制造克》确实不是一部制造惊喜的作品,不过,在这部伪摇滚电影里,我们愉快地发现,李安重新投入他最擅长的家庭伦理和生活世界,回归了。
《制造克》是喜剧,可李安的喜剧永远轻松得有限,用他的自嘲来解释最恰当:本来想搞得荒谬一点,无厘头一点,结果一牵肠挂肚就没办法了。喜剧不轻松,因为里面包含了黑色元素,以及很多潜在的不安。比如电影里那个母亲,自私贪婪又专制,犹太人,二战的受害者,但是在一种被迫害妄想式的长期焦虑下,她自己好像也很有点法西斯味道。而电影将近尾声处,母亲在大麻作用下一夜狂欢,暴露出多年私藏的小金库,这些钱,是在她搜刮完儿子的血汗积蓄、濒临地皮被没收的关头都紧紧攥在手里的。所以说,李安制造的愉快,永远是有节制的愉快,脚踏实地,很少飘飘然。
如果李安不是那么世故,也许他就做不到把个体经验可能触及的多个面向一并纳入视野,《制造克》里,历史阴影如二战,政治实况如越战,生活常态如乡邻逐利,隐秘视角如同志情谊,统统叠加起来,而摇滚,则扮演了令它们汇合并消解的角色,以一种臆想式的效果,半真半假地击破,或者说打发了种种现实矛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