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为整体所包含着的万有关系,绝非人类的渺小理性能够拆解和重构。
《思维版图》这本书作者是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社会心理学院士的耶鲁大学及密歇根大学教授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他提到的那个中国学生叫彭凯平,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在这本书的第6章里,作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例子来支持彭凯平的观点:心理测验者给受试儿童看三幅图画,其一是“青草”,其二是“公鸡”,其三是“牛”,然后要求受试儿童把这三幅图画分为两类。大部分中国儿童把青草和牛归为一类,把公鸡放在另一类;大部分美国儿童把牛和公鸡归为一类,把青草放在另一类。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儿童习惯于按照事物之间的关系划分事物的类别,而美国儿童则习惯于把事物归入到它们作为“实体”各自所属的范畴里面去。按照“关系”,牛吃草,所以,牛和草被视为一个类别。按照“范畴”,牛和鸡都是动物,而草是植物。这里,儿童们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的一个重大差异在于,前者首先看到的是关系,其次才有被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实体;后者则首先看到了实体,然后建构起实体之间的关系。受试者都是儿童,他们不知道动物与植物这类范畴内部的细节知识,也不知道“牛吃草”这类关系的科学道理,他们在已往的社会交往中习惯了特定社会的思维方式,并基于这种思维习惯来完成实验者提出的要求。因此,上述实验可以视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实验。
进而,尼斯贝特和几位中国学生对美国和中国的大学生们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让受试者指出“熊猫”、“猴子”、“香蕉”三项中最接近的两项。结果,美国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把猴子和熊猫视为同类的偏好,而中国学生则更倾向于把猴子与香蕉视为更接近的事物。这一实验表明,儿童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足以延续到成年时期。于是,思维的地理学差异对理解和缓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变得十分重要。
尼斯贝特指出,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或者说,自笛卡儿以来,就下列各点达成共识:第一,每个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能力—感官、记忆、理解、反省,不论他是非洲土著还是欧洲贵族;第二,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人表现出不同的信仰,不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差异,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宇宙的不同时空;第三,逻辑形式是最高的理性形式,它比常识和习惯更高级;第四,纯粹理性的形式与它所思考的内容完全无关,这一思维形式不论是被运用到自然现象还是被运用到社会现象中,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然而,尼斯贝特指导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所揭示出来的亚洲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差异,动摇了上述共识。尼斯贝特指出,个体心智有其社会起源。于是,尼斯贝特事实上回到了米德在20世纪初期曾提出过的“社会自我”(social self)的概念和后来由布鲁默尔大大发展了的“符号交往主义”(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立场。
在东方社会,不论是中国的儒家学说还是印度的吠陀学说都有类似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个人更具本源意义。因此,智慧—它的一个几乎微不足道的部分被西方人称为“理性”—的前提是静观万物生灭的过程并由此而体悟那个“元之又元”的道理,印度人称之为“Ritam”,中国人称之为“一”。在最近的一次讲演中,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密斯教授提出了一个介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和上述东方智慧之间的一种理性概念,名为“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演化的人类理性。
笛卡儿的理性是怀疑的和建构的,是拆解的和征服的,是躁动的和外求的。与此对峙的是东方智慧,其本性是寂静的和内求的。世界之为整体所包含着的万有关系,绝非人类的渺小理性能够拆解和重构。寂静是智慧,静以通天下所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