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芃芃
参展艺术家踊跃捐赠书法作品
走向现实生活的篆刻艺术作品
曹 昕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近日在上海世博会世博文化中心举办。展览期间,笔者有幸采访到此次精品展的总策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芃芃。
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4年以来,成功举办了“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江山多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篆刻艺术精品展”“中日篆刻艺术展”等大型篆刻艺术展,在业界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篆刻艺术的普及、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此次在世博文化中心举办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与此前举办的展览相比,有哪些特别的意义?
骆:这几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直接指导和引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9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开启了中国篆刻艺术走向世界的新篇章。上海世博会是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展示人类社会未来前景与国际交流的一次空前的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凭借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让中国古老的优秀传统艺术和世博会接轨,举办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知中国篆刻艺术,对其传承、发展和保护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骄傲的是,当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让中国篆刻艺术“走出去”时,我们的展览却在自己的国土上迎来了无数的国外参观者。让篆刻艺术走进世博,让世界各国瞩目篆刻艺术,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曹:此次展览分为6个单元,每一部分的主旨都是什么?
骆:本次展览以介绍中国篆刻的源流和发展为主线,分6个部分展示中国篆刻艺术:第一部分古印系统,主要展示先秦至清代的实用印章;第二部分流派印系统,主要展示明清时期中国篆刻艺术形成完备期的艺术流派印章;第三部分是展示当代篆刻艺术的风貌,选择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100枚作品;第四部分是展示篆刻艺术和当下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篆刻艺术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和开拓;第五部分是展示篆刻艺术的印材和印钮;第六部分展示和篆刻艺术相关的印谱和印文化工具。本次展览的6个单元都配有中英文介绍;展场还循环播放特别为展览制作的“篆刻艺术讲演文稿”,讲述篆刻艺术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曹:您认为此次精品展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骆:以往的展览只关注篆刻艺术本身,这次展览首次将篆刻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作为展览的主体组成部分展示出来:如茶壶上、电话卡上、古琴上、卫星上的“中国印”等。中国的篆刻艺术自从产生至今,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始终是共生共存的,比如姓名印、收藏印、字画印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印章身上的实用性有所减退,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篆刻艺术有更广阔和更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展出的这些和身边日常生活相结合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下艺术家对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空间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提出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篆刻艺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意识”。
另外,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升温”,但有些地方在申报成功后便陶醉于成果的取得,有以此要经费、要设备、要项目,把申遗当做“啃老”的资本的现象。我担心把申遗形式化、庸俗化,忽略了对遗产本身和现实相结合的“活态”发展和其生存的现实意义。我们这个展览强化这个部分,也是希望能够起到对当下申遗现状的警示作用。
曹:开幕式上,篆刻艺术家为舟曲灾区现场募捐,将整场开幕式推向高潮。您宣布将把所有募集到的作品交到中华慈善总会,以拍卖变现的方式,将所有的善款捐至灾区。那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骆:篆刻艺术事业一定是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家踊跃募捐的场景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我们的艺术家用艺术的形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争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作为总策划的我,也被现场的气氛深深感染。
曹:业界内外一直称道中国篆刻艺术院这几年办的展览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是层层递进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骆:中国篆刻艺术院遵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交流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这几年举办的展览确实从理念上有所突破。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的展览开创了“书斋式开放式展厅”的展示方式;恭王府展开创了“室外庭院式篆刻展”的展览方式;这一次是在内容上有所突破,推出了篆刻艺术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要开拓和发展其生存空间的理念。每一次的突破和超越,都离不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直接指导和支持。
曹:听说在办这个展览的同时,您本人也有在世博文化中心办个展的机会,您是怎么取舍的?
骆:在世博会上办展览,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要在世博会上办展,都是从去年春天就要开始运作,我也尽力去争取了。谁料想一下子拿到了两块场地,而且都在世博文化中心,其中一个答应让我做个展。档期和地点都冲在一起,我只有那么多的精力,同时做两个展是无法做到的,最后我选择为院里办了这个展,因为院里的展览比我自己的个展更有意义。
曹:展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您的付出也十分值得。可以大概讲讲展览取得的效果吗?
骆:展览一经展出即受到了广大篆刻爱好者及各大专业媒体的广泛关注,反响非常强烈。有的篆刻爱好者不远千里专为参观篆刻展览而来;有的网友将展览每个部分甚至每方印章认真地拍摄下来上传至网络与其他网友分享,并希望中国篆刻艺术院能够再多举办篆刻艺术展,带动中国篆刻艺术创作向前发展;中国篆刻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点击量达7000次,创下本网最高纪录。在展厅,每天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一个月的展期参观者达万人。很多观众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对展览的赞美之词以及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热爱和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智能抓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