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嘉宾及岭南画派大师的后人种下“十香园”的十种香草。
“岭南书画艺术节”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广州唯一项目奖。
市民观看“诗情画意溯流源”画展。
岭南画派大师为“十香园”留下手印。
广东岭南美术大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
金秋时节,意蕴飞扬;海珠岛上,书画流芳。过去的4天,第二届岭南书画艺术节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赏画、品画、交友、恳亲的热潮,世界各地岭南画派的传人及后人相聚广州,探访十香园,让这座小小的庭院到处书香满溢。
十香园木门开启,岭南画派的历史也开启。自“二居”以来,十香园培养和濡染了一大批书画界精英。一百多年间,岭南画派在海内外开枝散叶,成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国画流派之一,但其传人大多始终感觉“无根可依”。三年前,正当人们为岭南画派缺乏宗祠而惶惶不安之时,十香园于第一届岭南书画艺术节开幕式当天落成开放。三年后,第二届岭南书画艺术节用一场特殊的展览———“诗情画意溯流源”画展,勾勒出了岭南画派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族谱。
近年来海珠区依托“书画之乡”优势和十香园纪念馆,广泛凝聚海内外岭南画派精英,深入挖掘岭南画派精髓,与各级美协、全国专业画院及港、澳、台的书画交流活动从未间断,该区的文化品牌“岭南书画艺术节”在今年5月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的项目奖,成为广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优秀社会文化项目。
一个区级政府对文化符号的追寻和坚守,使岭南书画艺术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愈加繁茂。按照海珠区政府的思路,也许未来通过政府和艺术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岭南书画艺术家的作品会不断落户十香园,十香园的“族谱展”延续成为永不落幕的岭南画派历史陈列展,让市民每天都可以欣赏岭南画派大师的艺术精品,领略岭南画派发展的历史和精神。也终有一天,十香园会会像土耳其的圣母玛利亚小屋一样出名,成为岭南书画艺术的精神圣殿,让学习书画的人都能在此接受“开笔礼”,而艺术家们也将以能在十香园办展为荣。
看不见的历史长河,看得见的文化源流。现在十香园内汇集了岭南画派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一幅幅作品如同一位位导师,讲述着岭南书画艺术的历史潮流,同时也展示了广州作为文化名城应有的良好形象。
本版统筹谭亦芳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刘静
通讯员邓莉吴美贤姜文明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