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万花筒分解图
工艺万花筒
万花筒图案
考证
□方思之
将时光倒退几十年,万花筒是极常见易得的玩具。它和弹球、踢毽子、跳房子、推铁环一起,勾画出当时孩子们朴素而快乐的童年。但在现代孩子们的眼中,万花筒里的“花”,就如同梁祝化身的彩蝶、幻化而离去,几十年前的画面难再重现。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图案都是靠玻离镜子反射而成的。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
万花筒美妙的奥秘就蕴藏在它设计精妙的镜体结构和流动图案当中。就像万花筒的英语名称一样∶KALEIDOSCOPE,集合了希腊语的KA-LOS“美丽”、EIDOS“形状”和SCOPE“观看”等美丽的词汇,万花筒它最主要的特点都被概括出来了。
1816年,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布鲁斯特爵士发明了万花筒。他将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利用光的反射来成像的原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已掌握。古书《庄子》里就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即用静止的水当镜子。
大约100多年前,万花筒进入中国。由于当时制作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万花筒只能作为清王朝达官贵人的私室珍藏。早先的万花筒,里面所看到的花是剪成碎片的彩纸,透明度很差,后来有人尝试使用更透明的彩色碎玻璃。随着时间的推移,万花筒里面的“花”,变成了彩色塑料片、光滑的玻璃珠,反射用的三块玻璃也换成了三块镜子。
我们看到万花筒甜美、多边形的图案,主要源于万花筒的镜体结构。万花筒里有二镜、三镜、四镜、锥形、旋转等多种结构,让筒内的“花”有烟花般魅力四射的嬗变。
据万花筒制作专家的介绍,也是万花筒的“芯”是万花筒制作中最下工夫的地方。而且,在创作过程当中,“芯”的选择阶段是最能体会制作万花筒的乐趣的时候。
“芯”的素材非常广泛,例如彩色玻璃、宝石、鸟的羽毛、干花等等,凡是能够想到的任何物品,都可以用来作为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芯”的部分有很多类型。比如把两片风车状的轮子组合在一起,通过旋转轮子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或者在前端装上玻璃球,并旋转它来观赏身边任何一种景物,都能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构图。
而在前端部分填充进各种颜色的油的组合,并通过油的流动产生不可思议的图案。
人们喜欢看万花筒,更喜欢动手制作万花筒。在北京东岳庙民俗运动会上,就曾出现过长约90厘米,直径10厘米,由业余爱好者利用废纸筒制作的万花筒。目前,北京民俗博物馆还收藏着由北京玩具协会常务理事、万花筒爱好者李鸿宽先生制作的,长132厘米,直径25厘米的大型万花筒。
岁月变迁,制作万花筒的材料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孩子们对万花筒中的神奇世界所倾注的热情。
方思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