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纬有着侨生常有的朴素的恋爱观﹐这一点表现于他对一见钟情的笃信。他迅速打听到了这个女孩是本校中文系同级的学生﹐叫程忆楚。只这个名字已令人牵挂。
以下他便开始研究中国历史上追求才女的桥段﹐希望派上用场。无非是借书还书﹐鸿雁传书之类﹐或者安排巧合与邂逅﹐实在是慎而又重。没承想这女孩比他想象得要随和许多﹐只是一个纸条﹐便大方地出来见他。爱情问题上﹐楚楚有些男子气概﹐没有一般读太多书的女孩经常的瞻前顾后。对于知识﹐她亦是经世致用的行动派﹐所谓革命加爱情。男女之间的繁文缛节﹐既然必然指向成与不成的终点﹐又何必拖泥带水。何况﹐这男孩天真的派头﹐的确令人心动。
他们的交往顺利﹐第一印象是重要的。建立在舞会上的相互欣赏成为感情发展的基石。尽管后来因为一纬理科的背景﹐在很多时候体现出了对楚楚所长领域的无知。楚楚也只能原谅。因为恋爱中的一纬并不好胜﹐他明白作为一个草包的好处。这一种单向崇拜的爱情关系﹐被一纬总结为女才男貌。
一纬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空具好皮囊﹐又为了将这崇拜扩大化﹐欣然在他们物理系组织了一个定期的读书会。邀请去读书会上做导读的﹐自然是楚楚。楚楚觉出他的“叵测”居心﹐很有炫耀的嫌疑﹐也并不点穿。读书会的氛围热烈﹐竟至在校内小有名气﹐有许多外系的同学加入。前阵子﹐讲的是《牛虻》。
他们保留下来的另一项娱乐﹐自然是舞会。
这一天他们要去的是新街口的工人文化宫。这里有一个青年人的联谊舞会。还未到文化宫门口﹐远远就听见里面响着喧天的锣鼓。人们挥舞着纸旗﹐展开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南京军区四十八师援朝将士胜利归来”﹐后面用红油漆刷着喜不自胜的惊叹号。队伍里﹐一个年轻战士拄着拐﹐脸色红彤彤的﹐抬起胳膊想要振臂一呼﹐然而剩下的一条腿难以支撑平衡。他不愿放弃﹐一清嗓子﹐吼出来﹕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这一句唱得大家都有些发愣。一纬听到这里﹐自告奋勇﹐替他起了一个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跟着﹐十个﹐五十个﹐一百个声音呼应上来。整齐﹑有力﹑激昂。楚楚的情绪也受到感染﹐加入进去。两个人的胸腔里﹐都被一种火热的东西撞击着。他们唱着﹐心里想着﹐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他们目送了队伍远去﹐这才走进文化宫。远远地看见水利学院的一群学生﹐遥遥地招呼他们。七嘴八舌地喊着“牛虻”。这是几个本地学生﹐在南京的方言里﹐声母n﹑l是分不清的。这诨号听起来便与“流氓”无异。楚楚隐隐有些不快。一纬却是乐呵呵地应着﹐为自己的知名度陶陶然。
程忆楚就是在这次舞会上﹐第一次看到了那个白俄女人。
这是个外国女人。这女人穿着半旧的卡其列宁装﹐是上了年纪的一个人。很白皙﹐但是脸色晦暗。深目高鼻﹐嘴角却已经有了纹路﹐这使得她整个的面相有些发苦。她的头发是那种些微发黄的亚麻色﹐密实地盘到头顶上﹐露出瓷白的颈。这样的形象﹐令楚楚自然地联想到苏联的女专家﹐或者活跃在大学理科院系的教授。但是女人在这里的出现﹐是有些突兀的。她一直垂着脸﹐手里在忙碌着什么。楚楚分辨出来﹐她是在擦拭木制的墙裙。擦了一会儿﹐她便停下来﹐戴上一副套袖。又远远地看着这些跳舞的年轻人﹐然后又垂下头去擦﹐甚至腰也深深弯下去。但有这么一瞬间﹐楚楚看见她的手指头在膝盖上弹动﹐仿佛在跟着音乐打拍子。
在这女人拎了水桶出去的时候﹐门打开了﹐一缕阳光恰恰照射在她的侧脸上﹐是一个优美而生动的轮廓。那一剎那﹐楚楚心里颤动了一下﹐想这女人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美人。楚楚终于抑制不了好奇心﹐向一纬打听她。一纬也并不知道﹐问其他人。一个侨生告诉他们﹐这个白俄女人叫娜塔莎﹐是文化宫里的清洁工人。再问她的来历﹐并没有人答腔﹐脸上都是难以捉摸的笑。(二)
《朱雀》
作者:葛亮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