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吕剧院《苦菜花》曾获第八届文华大奖,又于2009年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图为该剧剧照。
陈 鹏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和学习热潮。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坚持“三性”统一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思考繁荣艺术创作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弄明白什么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从舞台艺术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思想性
一是深入体验。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站在时代的高度观察历史与现实,探究生活的底蕴,穿过社会的隧道洞察历史的明天;二是深刻认识。把握和揭示生活深层中的本质和规律,提炼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三是深邃意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丰厚的民族精神以及社会生活中各种观念的精神意义。四是深远影响。成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精神的象征,帮助人民群众觉醒起来,感奋起来,改造自己的环境,推动历史的前进。
舞台艺术的恒久魅力,不仅在于叙事层面的动人和物质层面的炫目,还须关注更深的层面,这就是灌注了现代意识的思想观念内核。当代艺术家们关于创作观念有过多种探索,但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则在于以人性的开掘和人文精神的开掘,表达当代人的思想探求,告慰当代人的精神诉求。因此,不能急功近利地塑造人物,不能急功近利地为现实需求去肆意裁割历史。
艺术性
艺术门类繁多难以一言概之,如果从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方面讲,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和“五个统一”:
“四个方面”:一是人物性格鲜明;二是故事情节感人;三是舞台呈现完美;四是艺术意境悠远。
“五个统一”: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体裁题材与表达方式统一;艺术追求与舞台呈现统一;人物性格与风格样式统一;丰富情感与高超技艺统一。
艺术作品所创造的整体形象让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心驰神往,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净化心灵、激发进取、领悟人生,长时间留存在记忆中,“三月不知肉味”。
观赏性
从舞台艺术上讲,制作包括了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音乐、舞美等舞台呈现的各个方面。主要有这样几项原则:一是精确,所有舞台元素与艺术内容、人物形象的结合完美无缺,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天衣无缝;二是精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营造新颖别致、出人意料的舞台效果;三是精尖,运用精尖技术改造传统的舞台演艺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舞台艺术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精致,所有舞台呈现部分,在制作上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让艺术整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成为可以透视灵魂的“眼睛”。
在作品中应该努力达到“三性”和谐统一,力求做到精深、精湛、精良。
坚决抵制“三俗”
什么是“三俗”?“庸俗”的主要表现是精神的缺失。“庸俗”的要害在于追求物质、放弃精神。由于“一切向钱看”、放弃理想信念,功利主义便选择远离良心的谴责,实用主义轻松跨越了良知的栅栏,在万花筒般的社会万象中附庸风雅、追逐蝇利、丧失自我。所以“庸俗”主要是指“拜金之俗”“尚物之俗”“盲从之俗”“猥琐之俗”。这些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先进文化,发展繁荣艺术事业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个意义讲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庸俗”。
“低俗”是指精神格调的低下和情操基准的低落。一是“低级趣味”。崇尚“性”趣,出卖色相,精神格调低下,与社会公害“黄”密不可分;二是“低劣习性”。追求刺激、糟蹋自身、习性恶劣,是与“毒、赌”密切相关的极端享乐主义的产物;三是“低丧情绪”。对社会泄愤、对他人抱怨,精神颓废,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 四是“低下品位”。以丑陋为美、以低级趣味逗乐,“洒狗血”、搞噱头,恐怖肮脏,令人作呕。
如果在文艺作品中宣扬这些东西,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与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与我们“用优秀的作品陶冶人”的文艺基本功能都是相悖离的。
“媚俗”是针对文艺创作的精神导向和价值取向而言的。“媚俗”主要是指文艺作品对“庸俗”与“低俗”的迎合屈就、低首下心。而这种迎合屈就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上座率、收视率和经济利益。媚俗的文艺,为金钱而放弃使命,为物质而放弃精神,为眼前利益而放弃理想,为市场而放弃责任和担当。这本身就是文艺“庸俗化”的表现。
“三俗”是相互联系的。为了金钱和物质而放弃理想信念,失去理想信念而迷失人生目标和方向,失去目标方向而变得精神格调低下、情操基准低落,表现在文艺上就是“媚俗”,就是对“庸俗”和“低俗”的迎合屈就、低首下心。
正确把握文艺与观众的关系
坚持“三性”统一、坚决抵制“三俗”,涉及到艺术的功能与责任问题,也涉及到艺术与观众的关系问题。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讲,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从文艺方向上讲,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文艺作品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创造,一旦成为独立意识的物化形态,就应该具有艺术高于生活的品格,就应该有独特的精神追求与生存状态,就应发挥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所以,在文艺与社会、作品与观众的关系上,文艺作品不能做市场的“婢女”,而应当做时代“骄子”;不能做观众的“宠物”,而应做大众的“良师益友”。“婢女”和“宠物”对主人有一种无条件的依附关系,并善于用其所长讨取主人的宠爱与犒赏。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进步与时代精神的结晶。纵观人类发展史,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民族历史的教科书,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因此,文艺是民族灵魂的火炬,是民族精神的旗帜,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骄子”。文艺应成为广大观众的“良师益友”。这个“良师”,不仅是昭示社会文明的教师,更是化解积郁、振兴精神的心理咨询师。如果说“良师”更多的是理性方面的引导,那么“益友”则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交流,要争取把“益友”变为“挚友”,与大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在蔓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更加繁重。每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把自己的创作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坚决抵制“三俗”;努力创作高品格、高品质、高品位的精品力作,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作者为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