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
爱情悄悄来临时,你是否做好准备?
前不久,我采访沪上某餐饮连锁品牌举行的男女派对交友活动,8位男嘉宾和9位女嘉宾分别扮演茶和点,随机抽签组合参加互动游戏。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拘谨,第一轮自荐游戏过后,“暖场”宣告成功,男女嘉宾开始交流起来……整场活动结束,大家玩得很high。事后,我约了“冰香芒鲜红茶”女和“蛋挞”男专访,是因为他俩在游戏中最活跃。采访结束我离开店堂时,瞥见两人在一楼餐厅坐下,眼神“深情对望”交流起来。我把空间留给他们。尽管主办方再三强调这不是一场相亲活动,但当爱情飘过时,我们有什么理由逃避呢?
在爱情观里,你信奉 “日久生情”还是 “一见钟情”?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男女青年在思索自己的婚恋问题,而这场交友活动中诞生的 “随心配人”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是因为他们具有悦纳自己,欣赏他人的品质。就像资深心理咨询师朱哲璞老师所分析的那样,要想拥有幸福的爱情和婚姻,自身修炼最重要,看看自己内心需要什么,在与对方相处过程中,坦诚、宽容、平和地对待他人,更要乐于欣赏对方。
相识容易相处难,“剩男剩女”们总会慨叹自己没有好机会,错过好缘份。但如果你拥有这些“随心配人”的特质,也许爱情就在不远处。
纵观过往的男女婚恋观,我发现没有一个时代能比得上21世纪这么开放的心理环境。婚恋观也在“与时俱进”。
从36条腿、三转一响到裸婚。八十年代男女成婚,女性要求未来的新家必须有足够的家具,家具的“腿”必须有36条。三转一响指的是彩礼标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而如今21世纪的婚恋男女,也许可以接受不买房、不买车、无婚礼、无戒指,单纯一张结婚证净身入户的 “裸婚”。当代年轻人相信只要彼此情投意合,家庭的幸福感并不会因此打折。
从情书传意到“立体恋爱”。 30年前谈恋爱,拥抱、接吻等亲密动作想都不敢想,情侣的恋爱生活如同那个时代流行服装的底色。到了八十年代后,沉闷的空气有所松动。公园内开始有了跳交际舞的男女;工厂礼堂里开始播放老电影,黑暗中情侣们成双成对正襟危坐,连手也不敢碰一下。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更习惯用情书的方式敞开心扉,其中也不忘写上对革命工作和四化建设的渴望。
进入新时代,外滩情人墙边,男女卿卿我我的举动不再被视作叛逆之举,电影《庐山恋》中那些曾被视为大胆的拥抱和亲吻,在街头巷尾时时可见。而那曾经让人难以出口的甜言蜜语,却从港台飘来的歌声中蔓延开来。 21世纪网络时代,电邮情书和各类即时聊天工具,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爱情变得不再神秘。
如果说六十年代的人有过拘谨的阴影,七十年代的人处于历史夹缝中,八十年代的人被太多选择搅得有些焦灼,那么九十年代后的青年是不是迎来了爱情的春天?一些网络用语更形象地解读着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譬如 “剩斗士”是网友对 “剩男”、 “剩女”新称呼,指那些“超过国家法定晚婚年龄仍保持单身,还需为解决个人婚姻问题而奋斗的男女人士”。
曾有网友发帖,将剩客分为高低级别:25至27岁为初级剩客,称作“剩斗士”;28至35岁为中级剩客,别号“必剩客”;35岁以上是特级剩客,到了“齐天大剩”的境界,幽默地揭示了都市大龄单身男女婚恋上遇到的尴尬与无奈。
其实无论哪个年代,每一代年轻人都相信爱情,这就是为什么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被“山楂树之恋”中那纯美的爱情所感动。在今天,爱情早已不是奢侈品,也许你也可以学着做个“随心配人”,把自己的心理和身体调整到自然的状态,有 “随心配人”善于发现,善于欣赏的特质,幸福真的就在你身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比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