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上挂满了多种题材的瓷相画。吴少敏摄
有些地方,静静地偏居小巷一隅,写满了岁月的痕迹,没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只是默默地待在原地,等着愿意欣赏它的人前来。就像瓷相店里简单的一块瓷板,在岁月蹉跎中记录着瓷画艺术的变迁。
将相片轮廓画到白瓷板上,经800℃以上的高温烧制,相片影像便在白瓷板上跃然而生,不管烟熏火燎,不管日晒雨淋,不管虫吃鼠咬,只要不摔碎,就可永不褪色甚至百年不变,这就是瓷相。
瓷相究竟有何独特艺术魅力和历史渊源?让我们走近瓷相店。
◎探秘瓷相
虎门旧中医院(原属太平镇)前的则徐路以及附近的羊肠小道,仍被一些老太平人习惯性地称为“旧街”,而瓷相店就隐匿在这条已被列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老街中。每逢清明节、重阳节、春节前后,便会有人特地前来这条老街寻找瓷相店。有些拿着先人遗照来订做瓷相,有些前来观赏瓷相作品。
记者沿着则徐路进入这个老社区,经过热闹的发廊、新式的自行车商店、品种齐全的鞋店布料店,费了一番功夫才发现一个门脸破旧的瓷相店。店主此时正坐在门口与隔壁布料店主聊天,见记者进店才起身招呼。与破旧歪斜的门脸不同,店内比较明亮干净,整齐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瓷相,有伟人的相片,老年夫妇相片,还有许多港台已故或当红的明星相片。
其他商店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而瓷相店却空无一人,生意如此之淡,这种瓷相店究竟为谁而留?瓷相究竟有何独特魅力和历史渊源?让人不禁想了解其往昔。
店长罗灿江先生说,瓷相是一门难得的传统技艺,如今在香港依然很流行,“香港人和外国人都很喜欢瓷相,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技艺却缺乏应有的热情。”
瓷相糅合了三种技艺:景德镇瓷画、摄像和西洋画技法。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陶瓷艺人将瓷画技艺带来广东,但是江西师傅只是娴熟地在瓷器上描龙绘凤,人物肖像却很少涉及。1846年香港有了第一家摄影店,照相技术随之在周边地区广泛传播,照相技术使人们终于可以将自己的影像保留。
辛亥革命前后,西洋画技法传入广东,一批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生开起“写真馆”,主要画肖像,由于注重在画纸上涂光暗,照片上人的尊容轮廓画出来比传统国画的人像更逼真,更有立体感,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若不细心保存,普通相片或纸画像就会发黄变形。用于供奉先人灵位的相片则容易被点燃的香熏黄。人们为了把自己的画像、相片保存得久远一些,就将三种技艺巧妙地融合到一起。相片晒到瓷片上,只要不摔破就可以永远保存。
◎清明悼先人
最离不开瓷相的当属办丧事设灵堂,立墓碑只有镶嵌瓷相,才能经得起日晒雨淋。大的殡仪馆一度与瓷相店挂钩,作为殡仪馆服务项目之一,要画遗像的,殡仪馆与瓷相店接洽,于是瓷相有了专门的业务渠道。
倘若先人没有留下照片,后辈就把家里所有人的相片拿来,说谁的眼睛比较像,谁的嘴巴比较像,瓷相艺人就凭记忆和揣摩将各个部分细描出来,这样子画出来不会很像,被称为“追画”。
瓷相生意最好的时节是清明节,这是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旧时春节前后也是瓷相旺季,因为很多人在春节前后办喜事,为求吉利,一些人家会把家中神位整饰一新,取下神主牌换上瓷相。每年清明节、重阳节以及春节前后,瓷相店订单骤增,生意特别兴旺。
由于在丧事上的广泛应用,瓷相画很容易被误解为只适用于遗照的制作。其实,瓷相画的题材非常丰富,并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着题材。解放前,有全副戎装的武将,外国金发碧眼的美女。解放后,变为国内明星肖像,像周璇、白燕、夏梦等。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社会革命气氛渐浓,瓷相店的陈列与时俱进,换成雷锋、向秀丽等英雄人物。
◎电脑绘图取代手绘
最初的瓷相只有黑白两色,后来,人们不满足黑白两色,又按水彩画月份牌的办法,给瓷相加色添彩。最开始的瓷相全是用手工画,按照照片比例完全用手绘上去。
手绘技艺必须写实,必须按照照片的原貌真实地画出来,还要画在坚硬的瓷釉上。因此,手绘瓷相需要很高的技法,要画上去看不出笔痕,要表现出人的相貌和神韵,又要看不出是画的。由于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一副小尺寸瓷相至少要花费4-5天,大尺寸的瓷相要花费好几个月,动辄几百两银子,属于高级消费。
然而,时代毕竟在进步,现在有手绘痕迹的瓷相老铺已经很少了,开的新铺全部采用电脑制作,一种叫瓷像打印机的机器能将相片轮廓清晰地打印在瓷板上,大大节省了人力。
另外,现在的人们都倾向于将相片存在电脑里,专业摄影店都提供为照片上膜、过塑等业务,能长久保存相片的技术正日臻完善,谁还会去制作一张沉甸甸的瓷相?
“瓷相都很少有人关注,更何况是手绘瓷相?”店长罗先生感叹道,手绘瓷相工序浩繁,可能在广州大新路还有一两家,但是都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虽然手绘技艺立体感更强,但仍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因为电脑绘图能节省很多人力。
◎瓷相店多远离闹市
40岁出头的罗灿江先生可以说是新一代瓷相艺人,10年前从授业恩师手中接替下这家小瓷相店。他的师傅于前年辞世,享年80岁。但关于师傅的一些从艺经历,他却不愿过多提起。“我师傅是个比较固执的人,从来不愿意去改变什么。”
罗先生说,他的师傅一直中规中矩地经营着瓷相生意,严格遵守瓷相传统的制作工艺,从不接受在色彩、底光、尺寸等方面的改革。为此,他经常跟师傅争执,“比如,一张瓷相一直都做成10寸的,师傅就认为无论如何也做不了14寸的。”他指着墙上一幅14寸的人物相说:“你看,这不是能做出来吗。”
自立门户之后,罗先生开始对瓷相制作工艺进行革新。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如何使图像光泽更柔和、色彩更均匀、人物背景更协调等方面作研究。经过反复不断地实验和琢磨,他已经将一幅瓷相的制作工艺细化成几十道,分别由几家不同的工厂进行制作,那些号称是“秘方”的工序则由他自己在工作室里亲自完成。
“目前的瓷相生意也不好做,我现在完全不靠虎门这边的市场,靠的是来自香港和外国的订单。”罗先生说,瓷相店一般不会选在热闹的市区,有需求的人会自动找上门来。“如果靠本地市场的话,我的店早就关门了。”
◎瓷相是艺术品
罗先生认为,瓷相被边缘化并不是因为电脑绘图代替工序浩繁的手绘笔描,而是缺少懂得欣赏瓷相的人。电脑绘图只是节省了一部分人力,瓷相的其他工序仍需要手工完成,后期上色和烧制也是相当复杂,“比如,瓷粉的量要有很好的掌握,少一分,色彩不均,多一分就融不进瓷釉;烧制的时间也要拿捏的准,一不小心就把瓷砖烧裂了。”
他发现,外国人尤其喜欢中国传统的瓷相,一有机会,他就将自己烧制的瓷相送往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展览会进行展览,“瓷相是艺术品,应将瓷相当做艺术品来推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烧制的一幅肖像画瓷相被澳大利亚一家艺术展馆作为永久展览品。
“我爱瓷相,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瓷相,懂瓷相。”为此,他多次向公共场所无偿赠送瓷相画,件件价值不菲。他花了两个月时间烧制了一幅长达3米的南丁格尔肖像瓷相画,无偿赠送给了虎门太平人民医院。他又亲手烧制了朱执信遗相,赠送给执信公园管理处。
“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很爱瓷相。”他再一次表达了对瓷相的热爱之情,“此盎留存久,何须问价昂。”在他眼里,每一幅能顺利出炉的瓷相都是精品,都值得收藏。但是,对于瓷相的未来,他自己也很迷茫:“瓷相是中国的传统技艺,目前好的瓷板竟然要从国外进口,自己的东西都做不好,真是不懂得珍惜啊。”
既是瓷相艺人也是生意人的他不想用商业手段宣传瓷相,只希望有更多懂瓷相的人前来欣赏这门传统技艺。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王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