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现场
学术主持人:
孙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理论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
到会理论家及专家:
邵大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著名美术理论家
夏硕琦: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著名美术理论家
李宝林: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长、国家画院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中国画家
赵立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李树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著名美术理论家
林木: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王志纯:北京画院研究员、院长助理、著名美术理论家
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教授、美术学博士、著名美术评论家
李永林: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赵权利:《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著名美术理论家
徐虹:中国美术馆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裔萼: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
徐仲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院院长、著名版画家
余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坚守与探索: 成都画院的文脉
李树生:此次画展名叫“坚守与探索”,坚守的就是这个文化阵地,也就是说,中国要有自己的东西,要画自己的画。所谓“现代化”绝不是跟人家一样就是现代,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怎么画出现代的艺术作品,怎么画出具有当今时代精神的作品?这是成都画院很多前辈一直在努力的。
作品要能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这是美术界公认的。成都画院在“坚守”中也有新的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求得发展,努力创作21世纪的中国画、中国油画。这次展览就是他们的成绩。成都画院有很多年轻的画家,年轻一代正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人的传统不断往前走,争取有更多的作品出现,争取更大的繁荣。
李宝林:这次展览充分体现了“坚守和探索”这个主题,最重要的是坚守自己内心的感动,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成都画院的画家无论是画花鸟、山水、人物,都比较耐看,有吸引力、有真感情,有画家个人的内心感动。
赵立忠:画展叫做“坚守与探索”,李宝林之前说是守而不旧,我也认为成都画院的探索没有超出我们所能承受的度。成都画院做得非常好,我感觉很新鲜。
李一:成都画院在这里展出他们的画作,在目前美术界行政化、官僚化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下,是一股清风。不懂行的人喜欢看某某画院某大画家,而我们要看的是作品,这次展览上能看到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多媒体和书法,门类很丰富;参展人员从“20后”到“70后”横跨了半个世纪,如已故的老画家朱佩君、现在的充满朝气的向洋等,这反映了画院30年来几代人努力、坚守和探索的过程。
成都画院坚守了文脉。画院的30年历史其实并不长,在同一个地方的西蜀画院已经1000多年了,学美术史的都知道历史最长的画院就在成都。成都画院的历史尽管不长,但有悠久的文脉,有理论的思考。我读过姚思敏的《十个优点不如一个特点》,她不仅画画得好,随笔和散文也写得非常好。我想,她不是仅就画画而画画,还在画画的过程中兼修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墨兼修正是中国书画的传统。画展中有擅长书法的,如文永生,而且油、版、雕、多媒体也多有精品,这说明成都画院的结构包括各个艺术门类,是互相影响的群体。
王志纯:整个展览名为“坚守与探索”,一方面指需要继续坚守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画家的艺术个性,一方面指探索怎样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
余丁:新中国的画院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除了坚守传统以外,也曾经担当过中国画拓展者的身份。但近10年来,画院被看做不思变革的地方。画院究竟应坚守什么、探索什么?从这次展览的整个布局、作品选择,可以看出,成都画院正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由传统单一画种走向多元的一种探索,也是画院面对新世纪、面对新时代必须接受的艺术和文化挑战。
开放、包容、学术: 成都画院领风气之先
林木:在全国的画院里,成都画院是比较别致的一个。它的门类很多,以国画为主,油画也很重要,还有版画、影像、多媒体等。
孙克:成都画院的画家非常幸福,有那么好的环境,在四川文化积累深厚的地方,可以安心进行创作,可以创作出非常精美的作品。在全国画院的背景下,成都画院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不仅自然条件很好,而且画家们非常有才华,建院30周年以来各位画家都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创作。
邵大箴:成都画院是在画传统的中国画,花鸟的、写意的、工笔的等很有潜力,尽管大家看到的不是成都画院的所有作品,但从参展的画作里就可以感受到新的气息。此次参展画家们具有相当强的表现性,不论什么样的形式,他们都突出了地方的味道。这说明画院领导比较宽容,对各种流派、各种风格样式都有很宽泛的探索。
陈醉:这是30年的汇报,可以看出成都画院是一个多元共存的画院,也是一个注重基本功训练的画院,一个善于思考的画院,一个善于吸收外来优秀艺术手法的画院。
刘龙庭:成都画院很好地坚持了学术性,而不是只讲革命传统等。另外,女画家在成都画院里面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独领风骚。之前有朱佩君院长,现在有高晓笛、李青稞、向洋、姚思敏等薪火相传。
邹跃进:这个展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美术界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方方面面的成就——不管国画、油画,还是多媒体当代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成都画院的发展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美术上所取得的成就。
刘曦林:我记得跟着李树声老师到第四次文代会上做简报,其中概括出了“出作品、出人才”,后来成为美协的职责。如今,成都画院做到了出作品、出人才。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后生不让前贤,给现在的很多画家也带来了压力。
赵力忠:看完画展的第一反应是惊叹成都画院果然卧虎藏龙,姚思敏、何多苓、李青稞在全国都是有影响的。而整体来说成都画院建院30周年,“三十而立”,不但立起来了,而且立得很茁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诸位大家提的建议,加强了学术研究。
李一:画院重要的不是地盘多大、规模多大、级别多高,而在于有多少高水平的著名画家,而成都画院的何多苓、周春芽、姚思敏等这样的名家,以内在的方式诠释了优秀画院的品质。
余丁:这个展览给我们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美术思潮和历史发展的演变,表现了成都画院与时俱进的创作精神。与此同时,作为国有艺术创作机构,成都画院有固有的创作模式,但对各种风格又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同于全国的许多画院,成都画院不仅仅是国画,还有油画、版画,甚至影像等多媒体艺术。
裔萼:首先向成都画院致敬,这个精彩的画展为中国美术馆增光添彩,让我们在面对买票进入美术馆的观众时更有底气。在美术馆三楼有很多团体性、综合性的展览,但是像这样高水平而且特别有设计感的美术展览并不多见,感谢成都画院的老师们,也感谢成都画院展筹备组。其次,向以李青稞为代表的中国画、人物画的画家们致敬。正是你们的艺术创作,才使得我们有书写绘画史的冲动和理由,你们才是绘画史的主角。
李永林:成都画院既有很保守的,也有很潮流的,如果从学术的总结、概括、梳理说到单一结构,比较容易进入一个理性层次,混杂结构往往就比较困难。但是,混杂结构的存在本身就是它的结束,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学术心态,就好像成都画院的存在本身就是在昭示历史。
赵权利:成都画院不仅多元,在艺术种类上也比较多样,比如有其他画院没有的影像艺术。这种多元和多样性也使成都画院在学术方面更具一种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这次展览中,不仅能看到一些传统作品,也能看到一些吸收了西方文化或思想观念的作品,还有一些比较现代的、具有前卫意识的作品,从中能感受到很强的探索性和研究性。
现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体制和方法多取自西方,学院的“新院体”也是很多画院所具有的特点,成都画院在这方面体现得比较显著,从他们的工笔人物画中可以看出西方绘画方法和学院训练的一些影响,这是在创作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
王志纯:成都画院的学术氛围和创作风气很好,创作风格自由又有特色;成都画院的画家立足于地域文化,画得很真诚,个性鲜明,没有当代画坛流行的雷同语言。我统计了一下,从首任院长至今一共七八位有相当功力的工笔画画家,这值得关注和研究。
徐仲偶:成都画院画家的多样性是怎么产生的?我想这跟成都人的个性相关——不端架子。艺术家是不能端架子的,所以说成都是一个做艺术最好的地方。从这次展览的作品中能看出每个画家的主张和体验,每个人都在尽力地表达自己,这点非常了不起。
把根深深扎进四川大地: 成都画院的鲜明特色
林木:四川地区的一些画家立足于四川和川西地区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和景观,依据自己特殊的文化传统来进行创作,不跟风。与别处的画家相比,成都的画家立足于本地,体验西部的那种生活。成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令人难舍。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都画院的画家们在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以及现实的生活资源方面做得很不错。不管是油画家还是山水画家,他们的作品里都有明显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川西风光、人文资源、历史背景,甚至现代革命的历史。
邵大箴:这次展览非常有味道。进京展览一般都比较严肃和庄重,成都画院借着成立30周年纪念举行这样一个展览,很庄重、很宏大,说明成都艺术家很注重研究艺术规律、艺术语言,注重研究艺术形式。
有的画家虽然创作的方法不一样,但是大体上的气质不变。如果各个画家之间拉不开距离也不行,不在于作品是否写实、写意、抽象、前卫,拉开距离之后才会有自己的审美追求,有自己突出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公共性,也具有个人的内心感受,成都画院正往这个方向走。
陈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休闲作品,这是时代的一种记忆,但同时也很少有人画主旋律作品了。我从成都画院的几幅作品看到了不同,比如年轻一代画家李青稞所画的长城,就是重大历史题材,不过,是融合了她那个年龄的审美趋向的长城,她所理解的革命历史。能表达这样的主题且能画成这样很不容易。
成都画院很善于也很大胆地接受外来的一些文化,比如说姚思敏的那幅花鸟画。姚思敏、沈道鸿和其他几位吸收了很多西洋画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他们画树枝、树叶以及整个画面有水彩的趣味,不完全是中国画的手法,也不完全是工笔画的手法,很有新鲜感。尤其突出的是黄种人系列作品,这种综合的特点和优点正体现出成都画院的一种综合特色。
李宝林:有人说成都画院的画家,日子过得比较安逸。安逸能让人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体现在创作上就是,成都画院的画家作品不像其他画院画作那样轰轰烈烈,但是每一幅画都可以让你看进去,每一幅画都能够让你静下心来,让你感觉到画家在思考什么、追求什么。
刘龙庭:从这个展览可以看出成都画院的几个特点:
一是基础深厚。有擅长传统花鸟、山水画的一些画风成熟的老画家。
二是画风多样。首先是画种比较齐全,有中国画、版画、多媒体等,年龄相近或同一画种的画家彼此之间比较接近。
三是品位纯正,格调清雅。这是我对今天画展的整体印象,这与成都当地的文化气息、生活习俗有关。
四是地方特色。比如他们的“坚守与探索”,实际上就是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徐虹:成都画院包括现任副院长和第一任院长在内的女性画家的作品都很有个性,这股女性力量并不在于她们表现的题材有多宏大,而在于她们对人生的思考,对自己内心感情的尊重,以及准确的表达。
尽管这是画院30年纪念展,但是不像其他画院,成都画院没有追求统一的标准和题材的画法,而是充分发挥每一个艺术家的个人特色,以及他们对艺术的追求。这也是成都画院一如既往的特色。
在画展整体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种画家对自己内心世界比较真挚倾听的特点,这种特色或呈现在他们的中国画里面,或油画作品里面,或影像作品里,使人觉得这个艺术家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有时候很难分开。他们有时候有点自恋,在每一个艺术作品中,他可以看到“我”。这个“我”是很清晰的,不管画家是从个性化的技法上的表达来显示出“我”,比如说姚思敏的作品里面,她一定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天使,在自己的作品里非常明显地显示;或者是一些小的偶像,以及一些人物的眼神。画家虽然是在表达对象,但是他要通过对象的眼神和某些细节表现出“我”起了什么作用,这是四川画家的个性,以及他们对这些个性的重视。
所以说,中国艺术家无论要向西方学什么,要注重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的关心。由此可看出四川人不仅非常聪明,非常内敛,也非常热,非常的辣,就像他们的火锅一样,他们的艺术在秀气、宁静、内敛的表现下,追求内心的表达。
徐仲偶:今天的艺术家太讲求速度了,我主张还是慢一点好。姚思敏的画里有很多孔雀,每一笔都在跟自己较劲,都在想办法改变自己。如果一个艺术家作画的时候总带着一种概念,那就“死掉了”。姚思敏为画画动了很多脑筋,让工笔画画出一种空间的效果,一种立体的效果。
成都画院的画家是带着生命的感动在画,所以有令人欣喜的的多样性和现代性。比如李青稞,虽然她的画是传统形态的,但主题非常好。工笔一定要画古代仕女?说到现代性就是西方模式的现代性?她没有这样做,她和成都画院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艺术思维在思考着现代性,这很可贵。
画画乃画心: 成都画院画家的理念
王镛:再谈谈我对几个画家的理解。
高晓笛和姚思敏这两位女画家基本偏向花鸟画风格。高晓笛的画给人感觉非常好,比较倾向于表现家居的温情;而姚思敏的画比较偏重于野外的荡意,尤其是她最近的一些作品风格有所突破,突破了原有的画面繁盛但较小的格局。
李青稞和向洋两个女画家的人物画。李青稞的作品注重格调清雅单纯,美中不足的是人物面部造型多少有点雷同,但总的来讲不错;向洋可能年轻一些,她更注重表现当代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包括还有一些超现实的东西,但是这个不太明显。
何多苓和周春芽的油画基础非常好。何多苓一直延续着伤痕美术的路子,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感人的忧郁;周春芽早期非常写实的作品我也看过,他的作品和德国新表现主义有区别,说明他在成都的文化氛围中保持着一种特别的格调。
刘龙庭:李青稞现在的人物画画得挺中性的,但是有一种模特型,就是画面上的人都像泥塑、木雕一样,表情呆滞。高晓笛画的四条屏并不是很完美,但是画的六条屏、八条屏有人物和山水、静物、荷花,且山水花鸟融为一体,这就是一种探索,尽管不一定成功。姚思敏的悟性比较高,她画秋天的况味,让人想到中国的花鸟画,有树、有山石、有流水,颜色红黄黑白绿,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特点就是要追求艺术的个性,追求独特的面貌。
赵立忠:我过去也看过姚思敏的作品,她不是用大笔头画的,画得很有整体感且不碎;李青稞的工笔画作品构图处理得很好,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既有动感又有立感;叶瑞琨、何继笃和沈道鸿的作品都很扎实;向洋的作品比较大气;刘德扬的作品不飘,给人一种稳重感;文永生的作品给人山水无形的感觉,他既掌握传统的笔法和墨法,也有现代水墨的东西;高晓笛把松、紧结合得很到位,给人的感觉是既有力量,又不散不飘;何多苓的作品给人颠覆和震撼感。
王志纯:李青稞和向洋这两位年轻的工笔画家画得非常好。向洋对人物情绪和深层心理的刻画很有味道;李青稞从1991年至今的近20年时间里,始终坚持主题性绘画创作,坚持写实人物画和情节性绘画的创作,很难得。《过草地》刻画得很到位,兼顾了水墨和油画的厚重,我相信这是她阶段性的探索成果,她的整体创作应该还会有新的面貌。
夏硕琦:成都画院的画家们不仅画画,还能将有关艺术思考的问题写下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兼修”。这很不容易,很少有画家能做到这一点,在他们30年回顾的集子里,沈道鸿提出一个问题,认为没有听说过西方的哪位画家标榜自己是达芬奇或其他哪位大师,并以此为荣,相反我们国家是用笔墨的程式到笔墨的模式渐为笔墨的规范,所以他说,有些中国画作品存在模具化的倾向。
江溶的题目是《中国工笔画的写意思考》,从画家角度写的,跟我们理论家的角度不太一样。其中有一点跟我不谋而合,即认为现在的工笔画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泛才而寡情。这些问题是当今工笔画坛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探索解决的方法。
姚思敏的《十个优点不如一个特点》提到要没有八大的亡国之痛那种深切的经历,何谈八大?要不就是说假话。这个特色问题实际是指绘画风格,艺术家的特性是一个自然呈现的过程,强扭的瓜不甜。
袁吉中先生的《论艺术的杂感》也提到了艺术家成为虚伪的代言人更是不幸的。回顾一下绘画史中真诚和虚伪的问题,首先应在天秤上衡量一下,讲话的人哪怕是结巴也要讲的真诚,不能油腔滑调。
创新中国画: 成都画院的历史使命
孙克:我们今天共聚一堂探讨成都画院成功的经验,在艺术上的特点,给我们的启示和启发是:中国画面临很多问题,今天如何进一步把中国画发展下去,如何进一步把艺术深化,能够更好地深入生活和表现生活,能够创作出不辜负时代的经典作品。
林木:成都画院的画家要避免“盆地意识”。因为成都是一个极为闲散的城市,这种闲散有时候容易使人陷入一种满足感。有很多成都地区的名家在全国几乎没有影响,成都画家不能沾沾自喜满足于自己在成都的小成就,既然走到北京来了,就从全国的眼光看一下,肯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每个地区的画家都特别尊重自己地区的体验、特色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身为画家,只有尊重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又立足于自己当代的体验,才能使整个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多样。
王镛:我希望成都画院的画家们在现有的画风多样基础上,每个人的个性再强一些。为什么姚思敏、何多苓、周春芽的知名度比较高?因为他们的绘画个性非常鲜明,他们能经常获奖的原因也在于此。所以,我想在坚守和探索当中,成都画院还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在全国画院中就会更突出。
刘曦林:最后我有一个建议:把理论研究和史论研究重视一下,起码把自己的画院史、每个画家的成长史总结一下,争取两年办一个展览,提出一个课题来。作为画家来讲有一个问题,能否有一批经典作品是值得考验的。“文革”期间的老画家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改造,选题要上报,甚至有的被打成右派。现在的画家很幸福,没有这些负担。这个时候画家自己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体制内或者是体制外都是有文化的。画家自己的成长不是靠体制完成的,其一生是应在画院里面完成自我塑造,这也是实现画院艺术规律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这点上,作为一个学者型的艺术家要把研究搞上去,尤其是借成都画院这个平台提出一些中国美术的问题供全国来参照,甚至作为一个旗帜。
赵立忠:一点建议是,以后再做展览,能否有意识地做一个学术性和专题性的,从展出的作品来体现,而不是一种零散的。这是学术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内部性的。
赵权利: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中西的矛盾冲突以及融合一直是非常尖锐的问题,成都画院既然有这么优秀的人才和深厚的基础,我建议成都画院可以把“新院体”和传统创作方法作为今后创作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刘龙庭:从这个画展可以看到3个“30年”。
第一个“30年”是成都画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30年,这也是中国美术回归传统、走过的一个30年之路。
第二个“30年”是成都画院立足巴蜀文化面向世界、表现四川的风土人情的30年,这也是一个现代性转换的30年,代表四川文化发展的30年。
第三个“30年”是横向意义上的美术30年,改革开放30年来各地成立的画院如雨后春笋,此次画展从横向上展示了一种成就,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艺术成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