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环宇 通讯员张树国)“大捆的干葱,还有白菜。”曾几何时,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耳熟能详的吆喝叫卖声已渐渐消失,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如今在史家胡同社区活动站里,这些消失近半个世纪的叫卖吆喝声,变成了组曲又重新回响在人们耳边。
每周四下午,一群喜欢吆喝叫卖文化的人就会聚在一起。“两挂的山里红呃。我觉得可以对呃进行拉长音处理。”在史家胡同的社区文化站里,参加叫卖组曲排练的居民们正在给同伴提一些修改意见。来参加叫卖组曲排练的居民,年龄最小的是一名25岁的研究生,而年龄最大的是今年85岁的肖志荣老人。
居委会主任纪秀慧也是叫卖组曲的演出人员之一,提起成立组曲的初衷,纪主任感触颇深。2006年,社区为了弘扬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成立了一些兴趣班,而叫卖就是其中一个。在请来了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些老艺术家做艺术指导后,叫卖班越办越红火,引来了不少居民的喝彩。现在,来兴趣班的居民已经多达100人。社区来了国外的观光旅行团,由这些社区居民表演的叫卖组曲更是社区文化展示的压轴戏。就在前不久,去上海世博会的一批美国志愿者就在这里体验了一把叫卖。“别看老外说汉语咬文嚼字差点儿,可要是学叫卖,那音调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给练习组曲的居民们做艺术指导的,是年近八旬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作家蓝荫海。每次活动,他都会准时坐到这里,聆听大家的吆喝。谈起叫卖组曲,这位老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告诉记者,叫卖组曲移植的是老人艺艺术家们的心血。1952年,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正在热映,而这部话剧里有很多反映老北京生活的各种叫卖也成了戏中的一大亮点,由此派生出了延续近60年的人艺传统曲目“叫卖组曲”。这支组曲长9分多钟,是当年的艺术家们走街串巷,跟那些吆喝叫卖的小贩们学习,并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蓝老介绍,他们是从60多个不同的叫卖吆喝中,挑选出来三十多种短而精的吆喝,编排在一起组成了组曲。从早上卖麻花开始,一直到深夜卖硬面饽饽结束,这支组曲再现的是老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 J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