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美术馆馆长、画家叶瑞琨的写意作品人们很熟悉,没想到叶瑞琨在工笔画上也有一番建树。在成都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成都工笔画会2010年度作品展”上,叶瑞琨的工笔作品引来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昨日,记者走进叶瑞琨的画室,为读者揭开这位岑学恭弟子鲜为人知的诗书画印功力。
师从岑学恭38年
明年为恩师办遗作展
含蓄、内敛的画家叶瑞琨早年便师从山水画名家岑学恭,前后有38年之久。他从老师那里,不仅学到作画的艺巧,同时在前辈的身上领会到他们对生活与自然的赤诚热爱和使命感。师徒二人合作的《三峡云雾》,2005年以15万元拍出高价。他的画里,无不浸透着岑学恭的影响与境界。有评论家评论说,从叶瑞琨的画里,可以看到他的生活积累是厚实的,胸中丘壑是宽广的。这丘壑之得来,不仅要参照前人的观察实践,更主要是从画家自己的亲身观察体验中得来。叶瑞琨的画,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咫尺小品,处处都展现其崇尚文人画之价值取向。
昨日,叶瑞琨告诉记者,作为巴蜀画坛“四老之一”,岑学恭的艺术成就并没有被中国画坛全面地了解。明年他将为恩师筹办遗作展,从艺术和学术的高度,推动全国艺术界对岑学恭成就的再发现。
用水墨画印象派作品
独创意象性作品
多年来,虽然受到岑老传统水墨的滋养,但叶瑞琨依然在探索一种全新的中国画风格。如果留意,你不难发现:红色基本上已经成为叶瑞琨山水绘画的一种鲜明“符号”,而且多是自然的晕染,仿佛是火山爆发。他解释说,之所以用红色作画,是因为有一次正值暮秋在阿坝写生,山上的树叶被寒风全吹去,山上的浅草也枯萎了,整座山赤裸地露在那里,全是深深的暗红色。那景象当时就把他震撼了。“看到这深沉的红色下面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在涌动,当时我就用朱砂加墨混在一起画。后来又直接用朱砂来画当时的那种感觉,因为这时大脑里面全都是涌动着红色,连山的一点形都没有。”他描述道,“所以我作品的画面上常常只有流动的红色,而忘记了去描绘具体的山,但是当我放笔以后,好像整个山都在这流动的红色中涌动。”
有意思的是,在叶瑞琨的画室中,记者还欣赏到了一批从未公开露面的印象派作品。在传统水墨的描绘下,整个画面中,抽象的背景与写实的人物完美融合。叶瑞琨告诉记者,把当代的一些抽象元素和古代的具体人物结合起来,是想把当代和传统连接起来。他认为,当代就是传统,传统也是当代。所以他把这批画都用水墨画出一些无形的图式,再在画里加上苏东坡、杜甫、陆游这些具体人物。画面融洽,更突显出了诗意。他颇为自信地分析说,这些作品是意象性作品,他将中国画的写意与西方的抽象结合起来,创造出自己的绘画语言。
从古到今都是精英文化
中国画真正懂的人不多
“寻稿入山西复东,观云听泉求穷通,收拾多少苍茫意,尽付一管画笔中。”绘画技艺不凡的叶瑞琨还颇有诗词才情。在作品中,叶瑞琨的题识很讲究,用一手好书法将这些诗句一一题上,让人感受到其力透纸背的书法功底。其实篆刻也是他书法功力的一种展现。据了解,叶瑞琨从1979年开始篆刻印章,自今已经刻下了600多方印章。他正在计划办一次篆刻印章展览,以印会友。
在谈及目前的书画市场现状时,叶瑞琨尖锐地指出,好的画是可以通过气息来打动人,中国画目前真能读懂的人并不多。“真正好的事物,能去理解它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能理解中国画内涵的大多都是中坚力量。”他坦言,其实中国画从古到今,都只有为数不多的精英在从事创作和收藏。
此外他还对目前的书画现状开出药方,他说,现在书画市场的投资心理过重,对书画市场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以前的绘画好坏是论水平,现在是论价格,这对绘画来说伤害很大。实际上包装与画家是没有关系的,画家应该把画画好,就像农民把庄稼种好一样。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