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收怎么藏  
2010年11月21日 02:49 成都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昨日,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在郫县拉开帷幕。栗宪庭、吕澎、周春芽、叶永青、余德耀、林明哲等近200名知名评论家、艺术家、收藏家参与此次盛会。昨日,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论坛吸引嘉宾们就当代艺术收藏的热门话题展开观点交锋,火花四溅,令人获益匪浅。

当代艺术收藏标准是什么?

正方:要以能否进入艺术史为标准

“只有对那些与艺术史发生关联的作品的收藏才是有价值的。”批评家、策展人吕澎作为论坛嘉宾第一个发言。一上台,吕澎就尖锐地指出,个人兴趣范畴、与历史无关的收藏完全是个人行为,对推动艺术史的发展起不了作用,“这样的收藏行为,其价值值得商榷。”

随后,吕澎从艺术史角度提出当代艺术收藏标准:即在那些重要社会历史时期和艺术转折时期中,重要艺术家所创作的重要作品才是值得收藏的。“这不仅通用于收藏多个艺术家、多个历史时段的作品,也用于判断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很多作品中哪几件事值得收藏。”他说,1995年时,有位香港藏家希望在拍卖会上出手一幅张晓刚的作品,当时估价300万元。那位藏家向他咨询会以多少成交?“那是一幅张晓刚的代表作,我对他说,卖500万元没问题,果然最后以500多万元成交。”

反方:发挥民间收藏自主多元优势

虽然吕澎的观点赢来了不少人肯定,但另一位著名评论家栗宪庭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当代艺术收藏应发挥民间收藏自主和多元的优势。“我曾说,不要让以后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人还要到外国去看自己国家的原作。我强调扩大中国民间收藏,推进民间收藏多元化。”

栗宪庭中肯地说,这三十多年来,中国艺术发展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仅靠国家博物馆的收藏体系并不能表现全貌,这就需要民间收藏队伍的壮大。民间收藏的自主性就是强调艺术价值系统的独立性,既不拒绝全球艺术的普世价值,同时强调艺术的地域文化特性;既不受意识形态干扰,又强调与人的日常生活乃至政治生存感觉相关联。他说,这样就能形成收藏的多元态势。不同藏家由于经历、学识以及他们认同的艺术伙伴的差别,一定会出现有个性的艺术品收藏线索,这种差别和个性,会避免收藏上的一窝蜂现象。“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别,这种差别的存在,同时也是艺术品收藏多元化的前提。”

当代艺术收藏的归宿是什么?

正方:藏品进入美术馆与公众分享

如今,越来越多的私人收藏家不仅把自己的藏品借给国内一些公共美术馆,让藏品在公共展览和专题展览上露面,更自己开设美术馆,与公众分享收藏财富。上海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便是其中代表之一。夫妇俩在艺术品收藏品类上不拘一格,但又各有侧重。丈夫偏爱古代艺术品,如书画、家具、瓷器等,妻子则青睐当代艺术。去年,王薇举行了一次红色题材作品展,选取自延安以来各个时期的主题油画57件,另外选取了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76件,所有展品都来自王薇的收藏,她购买这些作品共花费2亿元。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私人藏品展。王薇直言,他们在最近两年花了16亿元收藏当代艺术,其实收藏对他们来说更像一种责任。她说,中国收藏家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收藏家应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反方:美术馆让艺术与生活割裂

现场也有藏家不认可采用美术馆展出方式与公众分享自己的藏品。一位不愿暴露姓名的藏家坦言,无论油画还是雕塑,他的藏品均是他生活中的装饰品、使用品,他不喜欢以美术馆展览的方式与公众分享藏品,因为这样把艺术和生活割裂了。“比如马未都收藏的古董,被大众瞻仰高高在上,与生活距离很远。”该藏家说,有些人收藏用吐故纳新的方法,卖了旧的藏品再买新的;而有些人收藏是为了与公众分享;第三种是他这种人,更喜欢孤芳自赏、自得其乐

拍卖在当代艺术收藏中扮演什么角色?

正方:拍卖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在论坛上有嘉宾指出,在2005年以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格局中,中国书画板块一马当先,自2005年秋拍之后,当代艺术板块迅猛发展起来。正是因为拍卖行各类拍卖会的举行,推动了当代艺术作品进入公众视野,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反方:完善学术判断体系是当务之急

持不同观点的嘉宾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一直处于二级市场(拍卖)的眼球效应与一级市场(画廊)潜流的双重生态之下。犹如股票市场一样的拍卖,无意中给人造成艺术市场无中生有的假象与误解;而画廊的声音过于微弱,使更多不得其门而入的潜在收藏家只能看到拍卖这个盘子里的艺术家,却与中国当下最鲜活的艺术能量源隔着相当的距离。

有嘉宾指出,当务之急是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学术判断体系,让当代艺术在脱离市场的因素下发展,让同样具有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新媒体与实验艺术不再与收藏绝缘,而是与绘画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被平等地欣赏、收藏。据悉,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将在长沙举行。今日,收藏家藏品邀请展将在省博物院举行。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嘉 报道 摄影 于谭阳

延伸阅读

台湾藏家希望

在蓉建美术馆

在中国艺术圈,林明哲的名字代表着一个收藏传奇。这位台湾高雄地产业大亨,从19岁开始涉足艺术收藏,自上世纪80年代来到大陆发展起,他大手笔买下大批当时还是新人、如今已是一线艺术家的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周春芽、程丛林等人的作品。

昨日,林明哲向记者透露,他的当代艺术藏品多为四川本土艺术家的作品,至今他已收藏了60余位本土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目前,他最大的心愿是在成都建立起一座自己的美术馆,将个人藏品展出。为何选择在成都?林明哲表示:“成都这座城市文化底蕴深厚,适合建立美术馆,而且,我的当代艺术藏品大多出自成都艺术家之手,我的美术馆落户成都理所当然。”他表示,他的所有藏品的最终归属将是捐赠给社会。“这笔艺术的财富不应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公众。我百年以后,最多给每个孩子留下一两幅作品,其他藏品肯定会捐赠给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