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经营川菜的饭馆酒楼,无不备有回锅肉。
回锅肉,又称熬锅肉或会锅肉,种类很多。青椒回锅肉、豆豉回锅肉、蒜苗回锅肉、锅魁回锅肉、麦粑回锅肉、土豆回锅肉、洋葱回锅肉、香干回锅肉.....视其作料主要成分,名目少则几种,多则几十种。比如,还有四川广汉市连山镇独出心裁的连山回锅肉,借鉴传统川菜工艺推陈出新的北京包菜回锅肉,削减辛辣添增酸甜以让沿海同胞也饱口福的广式回锅肉。等等。
上自皇亲国戚,下至市井村俚,回锅肉堪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同喜共爱。犹如渝黔火锅、陕甘羊肉泡馍、齐鲁猪肉炖白菜,一盘色香味形俱佳的回锅肉,到餐馆里享受也就十多元,最多几十元。
前不久,友人相邀到荣昌县路孔古镇,“除游览桃花源般的梦里水乡外,那里的回锅肉不可不品尝。”有美景,有美食,何乐而不往之?
睡到自然醒,再驱车近百公里,下车伊始漫步濑溪河畔,文字上耳熟能详的古镇名不虚传:白墙黑瓦,翘檐飞角,湿湿的青石街面,以及静静的裁缝铺,还有那榨油房传来的木锤声声,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习惯了匆匆忙忙的脚步骤然间慢了下来。绕着镇子缓缓流动的小河里,乌篷船,鹈鹕,戴竹笠披蓑衣的渔夫,一桨划碎满河倒影。
午饭桌子摆在河畔垂柳下,点菜直呼慕名而来的回锅肉。一壶茶水还没冲泡第二开,一身围裙的老板娘已笑呵呵端上一个青花大盘:肉质新鲜细嫩,红亮欲滴,厚薄适度,形状卷曲,举筷之初,扑鼻而来的竟是一阵清香;夹起一片置入嘴中,特别软,特别糯,肥而不腻,回味悠长。喝一口茶水,再捻起一截蒜苗,入口香甜;青椒,满嘴清醇;豆豉,颗颗酥脆。
“老板,您这回锅肉是咋个做的哟?”与友人酒过三巡,趁机钻进厨房,问清掌勺身份,意欲讨教。
“嘿嘿,好吃哇,没有啥子秘密的。”他用勺子指着旁边案头上的猪肉道,“主要是材料,与你们大城市里的人用的不一样。”原来,这些猪肉不是从农贸市场买的,而是每天派人从农户家里采购的。“它们从来不吃颗粒食料,肚子里没有任何添加剂,每顿都是米糠、潲水、青菜,全是绿色环保食品。”老板又从锅里抽出勺子,指向另一张案桌上堆放的蒜苗、莴笋、豆芽,“没有一样不是我自己种的。”
“每天到乡下采购,还要自己动手种植,成本不是增加了许多?”
“餐馆生意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关键是质量好,回头客不断!”
高人就在眼前,我赶紧递烟,敬听详解。
回到餐桌上,我开始卖弄:晓不晓得人家的回锅肉为啥子这么好吃?告诉你们吧,爆炒的用油是新鲜的菜籽油!等会儿还要上一道家常鳝鱼,味道更是不摆了。那鳝鱼,都是老板派人在田坎上守着农民捉的哟。
巴渝风物
■李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