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传承传统底色
2010年12月17日 05:01 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小时候,大人教过一首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其实那个时候油灯早就没人使用了。大人似乎也很明白这一点,总赶在停电的时候念起这个儿歌,蜡烛火芯下汪汪的一掬蜡泪,就成了我印象中的美味,替代着油灯来勾引馋虫上嘴的小老鼠呢。

,家长还会说一说自己的童年:“知道吧,早些时候用的火柴都叫洋火的,蜡烛是洋蜡,还有洋钉、洋铁皮,这个‘灯台’里点的就是洋油,又叫‘洋油灯’。”很多传统童谣念在口里,只觉童趣洋溢,却不想三言两语描绘出来的,已经是爸爸辈们的生活状况了。那时的我,在想象中随手取用身边的物品景象,用来代替那些生活气息浓郁、但实际上与城市鸽子笼生活相去甚远的旧年风光。城市绿地纵然小小的一片,但想象的原野却始终在信马由缰——彩色的想象源自一个孩子原始的本能。

在我最喜欢的美术课上,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画春天,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呀?”“是桃红柳绿!”“是小燕子穿新衣!”“是田里水稻青青!”“是轰隆轰隆的拖拉机!”小手一挥,一幅《春》就活了起来。但其中又有几分是实景,几分是想象?我们这些小孩子全住在整整齐齐的水泥楼房里,并没有谁开轩桃柳三两枝,也没有谁家檐下燕子来筑巢,大片水稻田要在出行时隔着火车玻璃窗才能看到,拖拉机?还是推土机更常见一点儿吧。

《传统童谣与四季儿歌》(李光迪、金波∕文;田原、胡永凯∕图;连环画出版社2010年10月)是一套歌谣图画书,其中的童谣都是小时候的我耳熟能详的,朗朗上口;一幅幅图画取材自乡村生活中最富趣味的瞬间,呈现出很多钢筋森林生活不能再赋予孩子的内容,比如庄稼的喜人长势,小昆虫小家禽的闹腾,种种传统仪式与乐事。画风贴合着传统的审美意趣,大红大绿的对比撞色喜气祥和。(千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