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书业”有了文化担当(读书)
2011年01月11日 05:45 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眼见着年度好书的份额中,民营书业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不知身处出版社的书业人士是喜是忧。作为因书常与不同出版机构打交道的记者,犹记得几年前,若说到品质图书,大家会说到几个有分量的大出版社,现在,若再论起这个话题,多半最先说出的是几个民营书业品牌。这个事实,对读者来说或许没什么不同。他们在乎的,不过是市面上有好书而已。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或者囿于以前的认知,将民营书业当做畅销书的最大推手。可喜的是,更多的民营书业开始有了文化担当。我也常从另一角度想,真把《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这样的书,交给自恃为大而又不作为的出版社来推广,它们是否能赢得如此的关注度,也是悬案之一。仅这一点,你就该知道,现在的确已经到了向有品质的民营书业致敬的时候了。

在书圈待久了都会心知肚明,有些好书出自某家出版社,但功劳该记在某个民营书业品牌上。因为从选题策划,到作者找寻,连同出版发行,都是民营书业一手在运作。民营书业密集浮出水面,已成公认事实。一万家左右的民营公司在从事与出版行业有关的事情,这也是众所周知。假如说,民营书业以前只是正规出版社内容选题的补充,现在,则相当一些已经是资本时代的出版军团。它们对那些抢眼的选题图书,出手快,资金投入大,发行又跟得上,难免都被他们占了出版界的风头。以2010年为例,许多热选题,均出自他们的手笔,比如村上春树的《1Q84》之于新经典,比如麦家的《风语》之于精典博维,比如诺奖得主赫塔·米勒作品之于共同联动……

眼见着年度好书的份额中,民营书业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不知身处出版社的书业人士是喜是忧。作为因书常与不同出版机构打交道的记者,犹记得几年前,若说到品质图书,大家会说到几个有分量的大出版社,现在,若再论起这个话题,多半最先说出的是几个民营书业品牌。这个事实,对读者来说或许没什么不同。他们在乎的,不过是市面上有好书而已。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或者囿于以前的认知,将民营书业当做畅销书的最大推手。可喜的是,更多的民营书业开始有了文化担当。我也常从另一角度想,真把《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这样的书,交给自恃为大而又不作为的出版社来推广,它们是否能赢得如此的关注度,也是悬案之一。仅这一点,你就该知道,现在的确已经到了向有品质的民营书业致敬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