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failed: 书原来也可以这样做

2013年11月18日 08:01
来源:东方早报

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大奖的设计师朱赢椿认为,“中国最美的书”评比,对中国的读者有一个引领的作用,觉得书原来也可以这样做,这些设计是概念的、先锋的、引领的。

▲ 朱赢椿设计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款面呈现为一张喜帖的样子。

上海图书馆西厅一楼昨天上午展出“中国最美的书”10年作品,“图书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而在楼上,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也已揭晓,来自全国各地19家出版社的21种图书荣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4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获奖名单中既有畅销9万册的《平如美棠》,也有学术类的《一点儿北京》和《嘉那·道丹松曲帕旺及嘉那嘛呢文化概论》,“最美的书”注重设计、纸张甚至油墨,但这些获奖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期望自己就是普通的书,以特别的设计吸引读者。

把书做“美”到底是为了什么?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成员乌尔夫·D.冯·卢修斯参加了“中国最美的书”10周年系列活动,他的公开发言中就说,图书设计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用书籍设计吸引读者,我们强调图书设计,一定要考虑读者的体验。”乌尔夫说,“书的设计一方面是有用,另外也需要有艺术,有美感,我相信这是一直以来的困境。设计一定要符合内容的要求,另外在技术方面又完美无缺。”参加“中国最美的书”10周年系列活动的学者易中天,在上周五的演讲中以读者的身份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图书设计师提出了个人的要求。易中天只阅读纸质书,对于图书设计他反对过度设计,受不了印刷和设计成本高昂,“我作为一个读者,最欣赏的设计是看不出设计。”易中天说,“我希望的图书设计是能够做到,与作者贴心,与读者贴心,与出版社贴心。”

尽管易中天和一些设计师强调图书设计要与内容相匹配,但过去十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图书,大部分偏重于设计概念和创新,偏重于艺术感。相反那些文学、学术等名家大众类图书比较少进入最美的书评选,毕竟设计一本能成为“美”的图书需要更长的制作周期,更高的纸张油墨印刷装订成本,这些都是普通大众类图书的书价无法承受的。但在过去十年也有这样的例外,比如毕飞宇的小说《玉米》单行本就曾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昨天揭晓的21种获奖图书中,大部分也确实并非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获奖而设计。比如《平如美棠》,这本书里的爱情故事在出版前就已通过媒体广为流传,设计师朱赢椿和艺冉将这个故事以家庭笔记本和现代家谱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大众类的图书现在已卖出超过9万册。

又比如纯学术的《嘉那·道丹松曲帕旺及嘉那嘛呢文化概论》,也许其受众只是有限的那个小群体,但并不代表这本书就很闷。设计师最把这本藏文化研究的图书做成了藏传佛教经书的样式。《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观察》记录了去年夏天画家刘小东和他的团队,在和田考察和现场绘画的过程,整本书于是做成了笔记本形式。在《空度》里,设计师朱赢椿和皇甫姗姗再次使用了《蚁呓》一书中少字、只用图片表现内容的形式。设计师以黑白灰记录了一条芦苇边的小船从早到晚的色调变化,留白充分,令人遐想。

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大奖的设计师朱赢椿认为,“中国最美的书”评比,“对中国的读者有一个引领的作用,觉得书原来也可以这样做,这些设计是概念的、先锋的、引领的。我更希望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让书在电子屏幕上给读者的感觉不如在纸上的感觉。”

今年是“中国最美的书”奖项创立10周年。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10批208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11种图书荣获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主任徐炯表示,“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审标准既要与“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要求相接轨,又应反映中国的实际状况。这200多种图书中大部分并未走进普通读者的视野,当这些书集中起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纸质书在形式上还有哪些可能性。

遗憾的是,这些“美”的书很少能在市场上看到和买到。为了扩大“中国最美的书”的推广和销售,让更多的读者、设计师欣赏和阅读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将与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推进“中国最美的书”的推广工作,计划发起 “中国最美的书” 重版和重印计划,还将在若干书店设立“中国最美的书”专卖店,方便大家购买和收集。

凤凰时尚微信

加入凤凰时尚微信 参与年终送礼得万元大奖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凤凰时尚微信,免费领取礼品,快来参加!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