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谁来消费中国?

2013年12月08日 13:39
来源:羊城晚报

□龙敏飞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对于消费市场的了解,显然是多多益善的。《从小众到主流》(路冉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这本书的作者——韩国的金兰都、金瑞荣、田美永——作为三星、现代、花旗银行等跨国公司的消费研究顾问,从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消费行为学等各种角度,对中国消费者进行分析解构,科学地预测了未来中国消费的趋势走向。在本书中,作者根据中国消费者呈现的各种特点,作了跟踪调查,以大量令人信服的案例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捕捉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消费取向。

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就必须对中国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归类,再根据不同的消费类型,去研究他们的消费欲望。在本书中,作者将中国消费者分为六种类型:VIP型、自我满足型、时尚型、实利型、狂热型、践行俭约的抠抠族。每一种类型对应一种消费癖好,如VIP型的消费,消费任何东西都是从来不眨眼的,也从不看价格,因为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自我满足型则是沉醉于自我世界的消费者;时尚型的则是追求时髦的消费者,随时都准备着尝鲜;而实利型的则是精打细算型的;狂热型则是喜欢跟风购买的消费群体;践行俭约的抠抠族则会将消费降到最低。

尽管中国消费者在地域、年龄、收入、性别等方面会有所区别,不过作者发现,中国消费者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而一些外国企业在中国成功的案例,也的确是不胜枚举。譬如星巴克咖啡,在美国是很小众的市场,只是为了迎合上班族的外带需求而已,但在中国的卖场却很大,星巴克的桌子摆在外面,迎合的是中国消费者悠闲打发时间的需求;再如“BMW 5”系列在中国的上市,是考虑到中国人喜欢大块头的特性,他们将车身加长,推出了“新5”系列,收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等等。透过这些成功的案例,要开拓出新的消费者市场,只要找准了一些共性,其实并非难事。

未来要在中国市场中胜出,又该关注哪些类型的消费者呢?在作者看来,未来有四种消费群体有从小众到主流的趋势:一是朝着幸福生活升级的各种小众市场,如宠物市场、美容市场、高端文化生活市场等等;二是新兴中产阶级,他们多为30~40岁人群,是中国现在与未来大众消费的主力;三是需要关注单身群体、丁克群体、富二代等中小型消费者;四是需要关注消费者追求实用的趋势,如教育领域、结婚市场等值得瞩目的市场。这些观点的得来,绝非作者的闭门造车、自我揣测,而是经过严密的论证与调查的。

在这些备受关注的群体消费类型之外,作者还在本书的最面提及了一些消费的常识,如“消费者才是企业的老大”、“群体消费是引领中国消费向前进的龙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等等。这些关于中国消费者的常识,也有助于企业未来在中国市场中胜出。谁在改变中国消费市场的版图?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企业,更是消费者本身,因为企业到头来,还是要迎合消费者,不然,哪来的市场呢?

龙敏飞

凤凰时尚微信

加入凤凰时尚微信 参与年终送礼得万元大奖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凤凰时尚微信,免费领取礼品,快来参加!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