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巴音布鲁克草原:秒杀眼球的绝色美景

2012年07月27日 09:53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民族大迁徙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神秘是说不尽的。

除了每年从远处迁徙而来的鸟类,还有一个神秘的族群也曾经历了漫长的跋涉和艰辛才终于来到此地,他们就是——土尔扈特人。土尔扈特,原本是我国蒙古族中的一个古老部落。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牧场,部族中的大部分人便离开故土,向北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并在那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了土尔扈特汗国。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他们在伏尔加河流域一共生活了140多年,直到18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俄国统治势力的不断深入,作为“异族”的土尔扈特人再也无法在伏尔加河沿岸生活下去为止。于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为了更有尊严地活下去,24万土尔扈特族人在年轻的首领渥巴锡率领下,踏上了艰难的东归旅途……为此,渥巴锡和他的族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历经7个多月、1万多里的长途跋涉,土尔扈特人终于回到了故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为了迎接他们,清政府特赐巴音布鲁克草原这片肥沃之地给土尔扈特人繁衍生息。如今,几百年过去后,巴音布鲁克草原早已抚平了土尔扈特人关于东归的创伤记忆。远道回来的土尔扈特人与其他生活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人们一样,在蓝天白云之下,开始了自己的崭新生活。

夏天,草原是绿色的海洋

如今,巴音布鲁克草原上不仅居住着土尔扈特人,还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的人们。虽然各民族之间仍保留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共同生活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系在了一起。我们看到,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至初六,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人们,大家都在翘首企盼同一个节日——“那达慕”。这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拔河等众多传统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

秋天,金色的大地

在“那达慕”开幕的前夕,人们往往不等到节日开始就早已策马扬鞭,迫不及待地从四面八方赶到盛会的举行地搭毡房、制奶酒,备牛羊。到了节日这天,草原上舞台高筑,彩旗飘扬,到处都是一片欢腾的气氛。而这,对于几百年前举族东归的土尔扈特人而言,一定是个遥远而奢侈的梦想吧?

文:山木 图:吴晓新 周扬 梁成 王威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巴音布鲁克草原 民族大迁徙 秒杀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