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怀石 细尝食中真谛(图)
2010年01月26日 13:46 《美食与美酒》 】 【打印共有评论0

导语:无论是对自然的尊重,对食材的物尽其用,还是手法的细腻,滋味的丰富,风格的淳朴、淡雅、清新,“怀石料理”都充分体现出日本文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厨师待客的盛情,与食材的对话方式。每次都要调动“眼耳鼻舌身意”,体会“声香色味触法”;每次都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每次都觉得享用太过;每次都为之感动,欢喜赞叹不已。

怀石料理礼仪繁缛,程序复杂,菜式陌生而多样(图片来源:资料图)

坐在淡绿色榻榻米上,餐室是标准的日式,纯木装修,颜色也是浅黄的木本色;装饰只有一幅日本名刹方丈的法书,和一瓶插花。女侍挽着发髻,淡妆,净素的和服,雪白的“丫头袜”,一派东方女性特有的温顺,优雅地斟茶酌酒,上菜撤盘;每次服务都跪坐,深深鞠躬。光茶就换了三道,不仅味道,茶具也各异;酒是店家自制的“大吟酿”,只在店内款待客人,不外卖;每道菜量都不大,原料、色彩、刀法、造型、装饰、器皿、味道、口感各自不同,又都淡雅、精致。漆器、陶瓷、玻璃器都是手工的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十几道菜品依次呈上,宴会以敬茶始,以敬茶终。这就是传说中号称多数日本人也消费不起的“怀石料理”吗?

对一位中国食客来说,品尝“怀石料理”绝不轻松——每次消磨三到四个小时,礼仪繁缛,程序复杂,菜式陌生而多样,久坐在榻榻米上也欠自在;而且一道道美食纷至沓来,使人都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要调动“眼耳鼻舌身意”,体会“声香色味触法”,这也产生别样的压力。

尽管如此,无论是它对自然的尊重,对食材的物尽其用,还是手法的细腻,滋味的丰富,风格的淳朴、清新,都充分体现出日本文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厨师待客的盛情、及其与食材的对话方式——这种极度精致的饮食文化让人很难无动于衷,不得不为之欢喜赞叹。

源于禅、茶

“怀石料理”原本是“茶怀石料理”,与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几乎同步,密不可分。

日本12到13世纪的禅院清规很严,要求禅僧“过午不食”。有些人实在支持不住,就把石头烤热,揣入怀中,以抗饥寒。后来,戒律渐渐松懈,允许以点心等简单食物充饥,这类朴素的食物被称为“怀石”。

到了16世纪下半叶,千利休开创了具有禅意的茶道,以茶待客时会奉上简单的饮食——即“茶会料理”。后来,他的传人立花实山将这样的料理命名为“茶怀石”。此后,由于幕府将军、大名、上层武士等上流社会推崇茶道,以举办茶会为时尚,在茶会的互相酬酢中,越来越讲究食物的精美。渐渐地,所谓茶会,规模渐趋宏大,而且已经以料理为中心了,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式和礼仪。这样,就发展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怀石料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孟欢欢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孟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