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壳——是米不是米
潮汕人说“薄壳”的时候我总听成“博客”,这种平民海鲜在别处不登大雅,在潮汕却老少通吃。别处叫“海瓜子”,本地则有极其文雅的名字“凤眼蚬”,而用盐腌制的薄壳又称“凤眼鲑”,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品用后尤其喜爱。
“是米不是米”,打薄壳米是潮汕美食之旅中不容错过的一环。壮雄薄壳米(汕头市澄海区324国道盐灶上厝路口,0754-85778466)至今仍然沿用百年古法来打薄壳米,大锅直径足有1.5米,烧的是飘着果香荔枝木(果香能透过铁锅传给薄壳),薄壳漂洗干净的入锅,老师傅会用竹耙不停搅拌锅水,然后将脱壳上浮的薄壳肉打捞出来,晾干后即成金黄诱人的薄壳米,舀一勺吃绝对鲜香多滋味。
最为奇特的是,炉火要用“阴阳火”,铁锅左右两边水温不同,为的是用竹耙把浮起的薄壳肉拨到水温稍低的一边,因为在高温滚水的另一边,就连原本应该沉在炉底的贝壳也会翻滚上来,一不小心就“肉壳全收”。薄壳米25元一斤,盛夏高产,过了中秋就肉质单薄了。最后加一句,潮汕风味的炒薄壳必加金不换(九层塔),否则潮汕人不会埋单。
2杂咸——小菜也有大文章
高档潮菜食府动辄人均上千的消费将潮菜牢牢定义在“贵族菜”的标签上,其实潮菜最不缺少平民美味,潮汕人每天离不开的“杂咸”,就是潮菜里响当当的“中枢神经”。旧时潮汕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咸菜瓮,简单说来,杂咸就是腌制类的海鲜和蔬果等,比如腌萝卜干在潮汕叫做“菜脯”,海鲜类的杂咸则有个好听的名字“鲑”(和三文鱼没有任何关系),比如钱螺鲑、凤眼鲑。这些小碟装的杂咸和白粥是天生绝配,喝上三五碗只是序曲。大林苑、建业酒家、金海湾大酒店这些高档食府中都能提供几十种不重样的小碟杂咸,光是看一眼,嗅嗅香就不可自拔;如果想要吃全潮汕杂咸的话,不在潮汕闲居几周只能空惘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