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它好比是隋唐版的“高铁”大运河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2013年04月16日 08:52
来源:杭州日报

拱宸桥:

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

广济桥:

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始建于唐,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清康熙间修缮。

江南运河杭州段(这里包含3个申遗点段):

分别是上塘河、江浙省界—杭州市坝子桥段的杭州塘和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这三段河道是江南运河不同时期的主要航道。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杭州中河—龙山河:

江南运河是从杭州延伸到钱塘江的一段运河。北宋时,为使钱塘江漕船能进入杭州接通南运河,浚治了这段龙山河,并于入钱塘江处置闸,以防江潮并调节运河水量。

浙东运河主线:

从吴越、晋代始开凿,宋代开始繁盛,历明、清、民国至今,一直是连通钱塘江和浙东地区的重要通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付玲莉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