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画坛,杨之光是公认的水墨人物画代表画家之一,与方增先、刘文西和黄胄并称为当代人物画四大家。但与油画相比,中国画在人物的表现上一直被认为比较薄弱。
1990年,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后,杨之光办理了赴美手续,探望定居那里的大女儿和朋友。恰巧美国康州学院新成立了格里菲斯艺术中心,计划每年邀请三位国际艺术家来中心进行绘画创作及艺术交流,康州学院教授、美籍华人朱继荣负责邀请一位中国画家。朱继荣对杨之光早有耳闻,听说他人在美国就通过朋友发出邀请,杨之光欣然应聘,随即进入格里菲斯艺术中心开始为期一年的艺术研究工作。
“跟我一起的还有两位画家,一个美国的一个德国的,我们整天一起研究。他们吸收中国画的营养,忽然画起白背景来了,而且还学中国画的题字在画上写好多字。我也尝试用重背景来压人体,技法更丰富了,我们互相影响。”
当年冬天,康州学院为艺术中心的三位画家举办了研究成果联展。展出那天,杨之光的新作《石鲁像》引起了一段出人意料的争执。
“纽约国际艺术中心的一位华人希望这幅画能在他们那里展出,但《石鲁像》已经被康州学院收藏。当时正好爆发了中东战争,康州学院的朱继荣教授担心画在纽约会遭到极端分子破坏,一个要,一个不肯借,两人就争起来,最后抱在一起痛哭。外国观众不理解怎么回事,朱教授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石鲁是什么人吗?他是在‘四人帮’时期遭摧残被逼疯的一个画家,他是中国的毕加索。”
第二年年初,由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杨之光画展”在纽约华埠孔子大厦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一共展出了杨之光赴美后创作的六十多幅国画新作,《石鲁像》最终也得以名列其中。但康州学院方面终究放心不下,在画展开幕第二天就驱车赶到纽约,坚决收回了《石鲁像》。当时中国新闻通讯社还为此发表了一篇名为《石鲁的风波》的新闻短讯。
《石鲁的风波》无疑是对杨之光肖像画的最大肯定,简练传神的笔墨让杨之光充满自信:中国画可以再上一层楼。以往赴美展出的中国画以山水、花鸟内容居多,像杨之光这样大规模展出人物画的还比较少见。“其实中国人物画有油画不具备的传神、有韵味、有意境。”但杨之光觉得中国画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西画好的地方我们并不否认,国画好的东西人家还没有认识到。我到美国去,他们看得懂我的画,不觉得陌生,我比较接近新时代,题材和技法容易让他们接受,这是双方互动的问题。要让他们理解中国画就要对他们的审美有所了解,对他们的技法有所吸收,才会让他们感到亲切。不能老给外国人看明清的老古董,让人家服气也不能有阿Q精神,还是要画出有说服力的作品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颜菁 编辑:阳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