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何浦林:今天的年轻,未来的大师
2010年10月13日 18:01 东方视觉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受到的影响不仅来自西方,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可能会思考得更多,对社会更敏感。他们有市场观念,但价格上去下来并不重要。

他名片上印着中文名字“何浦林”,尽管在当今中国的艺术圈里,“劳伦斯”的叫法似乎更为耳热。作为上海首家独立的当代艺术画廊——香格纳画廊创始者,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长达15年对中国当代艺术推广经营的坚持,在业界确立了其伯乐般的江湖地位。

现代艺术伯乐:劳伦斯·何浦林

对于他和香格纳画廊,上海艺术圈的评价原则是“被香格纳看重,也意味着从此多了一条通向西方主流艺术市场的途径。”但这似乎显得有些一厢情愿。

“有些画家觉得跟香格纳签了,所有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个是不对的,艺术家还是要解决他自己的问题,他自己需要思考,考虑如果活到80岁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东西。”

这位特别喜欢用中文交流的瑞士人曾在苏黎世大学学习艺术史和中文,1986年他来到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中国当代史。毕业后在香港“找了份”画廊的工作。1995年,他重回上海,带着“一个城市怎么可能没有一个画廊”的固执,在波特曼酒店走廊里,为这里尚处懵懂的市场建立起一个实在的平台。

在艺术的世界里,无法把这位出名严谨且认真的何浦林先生作为一个“老外”来看待,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尤其是具有潜力的后起之秀触觉敏锐,推广不遗余力。

早期,靠着收集到的一份国外各大美术机构、画廊、策展人、收藏家的名单,他用打字机打了上百封信寄过去,介绍香格纳画廊和中国当代艺术。尽管“没人回信”,但诸如策展人哈罗德·塞曼、收藏家尤伦斯等,很快都兴致勃勃地出现在他的画廊。

如今人们在香格纳画廊合作及曾经合作过的艺术家名单上,能够看到一大串于国际艺术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物,以及即将闪闪发光的新秀。比如王广义、周铁海、岳敏君、赵半狄、丁乙、曾梵志、陈文波、刘建华、杨福东、杨振中、徐震、刘唯艰、章清……

十几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带着惊异的目光,不乏狐疑地打量着这个瘦削而严肃的外国人,骑着一辆老自行车走街串巷找作品、办展览。

当年他们或许也不会预计到,周铁海、薛松售价100美元的作品,现在至少卖到几万美元;曾梵志作品售价2000美元,现在亦几成天价。1993年上海的丁乙、李山、余友涵、孙良去了威尼斯双年展,其中余友涵作品当时在香港的售价是2万美元,在上海售2000人民币却还没有人光顾。

中国儒家对“君子”的评定有一条标准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劳伦斯·何浦林的身上,可以找到近于君子般气质。他的香格纳画廊从酒店的走廊到“空间”、到“仓库”,尽管一直保持着低调,但可能不会有多少人比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勃勃兴起的“最好时光”更有观察和发言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