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评论:光明乳业登报道歉 能否带来好牛奶?

2012年09月29日 10:3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李力言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登报道歉需要勇气,但切实改正错误、消除问题则需要更大的勇气、更顽强的毅力。让消费者喝上安全放心的好牛奶才是硬道理。

9月28日,深陷多重“质量门”的光明乳业在《人民日报》刊登公开致歉信,向全国消费者道歉,同时表示,公司已成立质量安全监督小组,正实施建立问责制、完善监察体系等六项整改措施。

在中国第一大报就质量问题登报道歉,这种做法在乳制品行业很少见,起码让人眼前一亮。柏杨先生曾经强烈痛批国人“死不认错”的毛病,这一点在乳业领域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层出不穷的乳制品问题,相关企业要么搞公关灭火,要么坚决予以否认,要么干脆啥也不说,最多也无非归咎于个别人、偶然性,总之就是不肯正视问题、承认错误。

病根不断,发病连连,造成了“越骂越出问题”的

恶性循环,消费者的信心一直难以提振。两相对比,光明乳业的道歉信,多少表明了坦诚认错的态度、接受监督的诚意,还制定了六项整改措施。迈出了这一步,还是应该欢迎的。

但即便是这样的道歉信,也依然让消费者高兴不起来。无论是“心情很沉重”的表述,还是“吸取教训”的决心,说到底只是一种“声音”,再深刻、再真诚,也需要行动和实践的检验。实际上,光明道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媒体统计,最近3个多月以来,光明乳业已经连续出现5次质量问题,先3次向公众道歉。

如果是一边道歉、一边犯错,只见“广告”不见“疗效”,那么即使是登报郑重其事、痛心疾首地表示歉意,走的还是危机公关的老套路,不但赢得不了人心,还会在新的质量问题面前不攻自破、自毁形象,让消费者再也伤不起,让企业陷入更难以自拔的信任危机。

“希望光明真正的光明”,一位网友的留言可以说表达了消费者对光明乳业等企业的普遍期待。行胜于言,实际行动是最好的自我证明,过硬质量也是最好的企业形象广告。登报道歉需要勇气,但切实改正错误、消除问题则需要更大的勇气、更顽强的毅力。这就得勇于接受严格质检程序,而不是抱怨“抽死人”;就得再造生产管理运营全流程,而不是满足于更换包装重树形象。一句话,再好听的道歉都是浮云,让消费者喝上安全放心的好牛奶才是硬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光明乳业 登报 声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