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多国向性侵儿童顽疾“宣战”

2012年11月23日 14:52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白阳 黄发红 崔悦 莽九晨 丁雨晴

性侵儿童罪行为何难防

性侵未成年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黑暗面,从历史、文化等多个层次来看有着复杂原因。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拜伦曾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说:“在英国,流行的罪恶是卖淫和酗酒;在土耳其,罪恶是鸡奸和娈童。我们更喜欢的是女孩和酒瓶,他们更乐意吸吮烟嘴和娈童。”法国犯罪学专家安娜·克洛德做过自1880 年到2000年西方性侵儿童的研究,她在2003年发表的报告中提到,针对儿童的性侵事件被大众媒体关注是19世纪末,但当时媒体对此报道显得含混不清、 躲躲闪闪。上世纪70年代西方“性解放”期间,一些人主张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合法化,“娈童癖”一词也频繁出现在公众话语中。尽管到了八九十年代,西方公众对“娈童癖”的态度转为谴责,但从萨维尔事件来看,在类似BBC这样的大牌机构中有所谓的“内部文化”。一些受害者爆料说,在萨维尔红得发紫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BBC内部性侵成风,很多人认为性侵行为是一件“趣事”,而非刑事犯罪。因此,名人受到包庇,才让那么多孩子受害。有德国网民对此议论说: “权力和等级结构的存在,是滋生暴力和性侵等行为的土壤。”

家住伦敦西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马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像萨维尔这样的名人,很难想象势单力薄的未成年受害者敢去控诉他,所以这些事件常常会隐藏很多年。至于一些神职人员的虐童问题,马克说,两者存在相同之处,由于这种事情会极大地影响宗教的神圣形象,所以即便被发现也会被压制起来。

审理法国昂热案件的法官说,儿童性侵案常常存在时间跨度长、侦查取证难度大的问题。曾报道过儿童性侵案件的法国电视三台女记者科琳娜·贝奥说, 由于无法深入调查,媒体对儿童性侵案件的报道大大压缩和简化。法国《快报》周刊记者雅克琳娜·雷米说,长期以来,受害儿童的声音总是得不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被告是身份显赫的大人物的情况下。她认为,大部分受害儿童会在事选择沉默,他们的父母也因担心家族名誉而不对外声张,导致许多暴行至今不为人所知。

《今日美国报》曾报道说,“数以百计被指控犯有性侵儿童罪行的天主教神父仍在全世界各地流窜”。美国专栏作家薇薇安在《赫芬顿邮报》网站撰文说,可悲的是,性侵儿童事件往往与宗教、体育、慈善等各种带有“神圣”光环的机构有关,“施暴者大多是牧师、受人爱戴的体育教练、童子军领导人甚或名人”。她认为,儿童性侵罪行的危害在于,受害者通常变得自闭自恋,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导致受害者变得冷漠抑郁,缺乏同情心并拒绝他人的关爱,甚至转向毒品、酒精或沉溺于工作甚或自杀。

名为“父母一起来保护”的英国防止儿童性虐待公益组织称,部分施暴者童年经历过家庭暴力或不幸,还有的在童年时遭受过性虐而形成循环往复。韩国《国民日报》则报道说,韩国接连发生性侵儿童案件与儿童淫秽色情信息传播有很大关系,自制力较差的人观看相关视频,很容易就导致犯罪。延世大学教授权寿英表示,性侵儿童的人一般存在自卑感,害怕与成年女性交往,观看儿童淫秽色情视频会让自身感到满足,也往往会将性侵犯目标定为比自己弱小的儿童身上。德国媒体分析说,在监狱、心理治疗诊所、青年收养院、军营等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机构中更容易发生性侵事件。德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有93%的作案者都是儿童原来认识的人。根据比较谨慎的估计,大约90%的性侵儿童者本身的性取向并没有问题,仅仅因为儿童更容易接触,儿童才成为目标。真正有娈童倾向的只占2%-10% 之间。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宣战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行为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