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博士 方刚
凤凰网时尚:如何看待同性恋和异性结婚这一现象?
方刚:在这个婚姻仍被视为必然选择的中国当代社会中,同性恋者到一定年龄便必然要面临婚姻问题。估且不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过了婚龄而不婚,乃至不交异性恋人,这本身便会被视为极其“不正常”的。
新生代的同性恋者勇于面对社会的种种压力,婚姻压力自然也在其中,而且是一个相比起来很轻微的压力。父母逼急了,还可以说一句:“我讨厌婚姻,喜欢同居。”甚至可以找一个身为异性的同性恋者友人来冒充一回恋人。
但是,绝大多数同性恋者,都普遍面临来自家庭内部的婚姻的压力。一方面他们对异性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却要被各种声音不断向婚姻的门槛里面推,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敢明确提出挑战与反抗,其不幸便可想而知了。我的调查显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同性恋者绝大多数都已经进入婚姻,他们往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终生压抑自己的同性欲求,维持着表面平静的婚姻,但八十年代末以来,其中部分人接受到现代同性恋观念,认同自我,具有初步的人本主义思想,不再满足于自我压抑,开始寻求婚外的同性性满足。在走出解放自我的第一步之后,一些同性恋者选择了离婚。但是,也有一些人的同性 恋关系被动地曝露,给婚姻带来危机甚至造成不情愿的解体。有极个别的同性恋者, 与配偶建立了一种共识,使配偶容纳其同性恋者身分,甚至容纳其同性恋伙伴。
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同性恋者,绝大多数徘徊在婚姻的边缘。一方面,他们确认了自己的身分,不想走入婚姻,另一方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结婚压力,又没有勇气像新生代同性恋者那样光明正大地做出反叛,因此只能靠各种理由推迟婚姻的到来,并在最后不得已时步入婚姻。他们是面对婚姻问题内心斗争最激烈的一代。
完全无法进行异性性行为的同性恋者结婚,对婚姻中的配偶绝对是一种伤害。一些男同性恋者在使妻子怀孕、完成“传宗接代”任务后,便以种种借口回避性生活。在未能视性为一种美的文化体系下,这样的男性甚至会被视为“正经”、“老实”,让妻子放心。但是,随着现代性观念的引入,他们的性能力和性身分也开始受到妻子的怀疑。最为尴尬的是步入婚姻中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往往不得不接受丈夫的性交要求,身心俱毁。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