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 心理健康不容小觑

2011年09月14日 08:57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作者:高金玲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时,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披露了这样一组调查结果:我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粗略盘点我市这一年的自杀事件不禁让人心痛而沉重,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要提高自杀预防意识的警钟。

盘点: 自杀事件接二连三

9月1日,在位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金沙公寓里发生一起命案,一名男子将女友杀死后自杀。7月14日,女服务员李某某从车站东街铁路小区22号楼东单元6楼坠楼,8月9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李某某系自杀坠楼身亡。6月24日,在青城公园北门东侧人工湖,一对情侣因遭到家人反对,相拥跳入湖中,市民发现及时报警并实施营救,但获救的两人再次跳入湖中,不肯上岸。6月22日,一名精神异常女子跳湖自称家破人亡,所幸民警及时赶到将其救出。6月18 日,20岁花季女孩从“朋友”的几句言语里得知相恋一年多的男朋友不再相信她,于是在对男友说了句“离别遗言”后从五楼纵身一跃摔成重伤。6月14日,回民区小府路清河家园,一名50多岁、平时精神抑郁、曾有过自杀动机的女子跳楼身亡。

剖析: 自杀原因复杂

“自杀是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在社会多元文化对人们心灵的冲击下,自杀原因较为复杂。”呼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丁娜称,今年在我市发生的自杀、自杀未遂事件的原因各不相同。

如,男子将女友杀死后自杀和20岁花季女孩跳楼事件,均反映出当事者的生命意识淡薄,耐挫性弱,遇到挫折便以极端的方式表达情感,处理问题。这属于因为不能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社会而有意识自我毁灭的利己性自杀。情侣两次跳湖自杀未遂事件中有一名40多岁的当事者,她表现出盲目追求社会认同感、缺乏自我、人格独立性缺失。这属于为了某种信念而自杀的利他性自杀。精神异常女子跳湖事件与精神抑郁女子跳楼事件则属于病理性自杀。

应对: 强化生命意识

丁娜称,自杀者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命意识淡薄,他们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要强化生命意识,尤其要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生命意识教育,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珍惜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乐趣,磨练生命的魅力。此外要意识到生存的意义,人不只是活着,还要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自我的幸福,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还有作为社会一员,有对社会、对人类关怀和贡献的价值。挫折教育要使人们在不断的挫折中越挫越勇,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此外,在自杀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人格问题或人格障碍,其中边缘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居多。为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时常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体检,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根据不同情况由专业人员通过认知治疗、危机干预、药物治疗等治疗手段,帮助人们应对危机化解危机,从而拥有健康心理。(记者 高金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昭遐] 标签:生命意识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