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科学解读:2013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


来源:凤凰健康

人参与 评论

1、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 热点概况: 2013年1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享誉全球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二聚氰胺),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

5、“掺假羊肉”

热点概况:

2013年5月,江苏江阴犯罪嫌疑人卫某等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的假羊肉,以羊冻、冻羊糕等食品形态流入了沪上9家熟食店;而周浦万达广场品尚豆捞坊销售的所谓“羔羊卷”经检验掺入了猪肉和鸭肉,涉嫌销售假冒食品,欺骗消费者。

“掺假羊肉”是利益驱动,违法分子不顾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掺假羊肉”法理难容。一些火锅店对“掺假羊肉”心知肚明,但面对监管,却习惯将制售假肉的责任推给供货商。检测成本和技术的现状客观上也造成了“掺假羊肉”难验证的情况。

特邀专家:

王守伟  教授级高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专家观点:

“肉品掺假售假”属于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但“食品安全”问题与“标签标识(或欺诈)”问题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风险问题。如果只是用猪肉、鸭肉、鸡肉等经检验检疫合格的低价肉类产品冒充牛肉、羊肉等高价肉类产品,且无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其他违规现象,属于标签标识或商业欺诈问题。而如果用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皮毛动物肉冒充其他肉种,因存在致病、重金属污染等潜在风险,则既属于违法使用非食用原料的食品安全事件,又属于商业欺诈,应两罪并罚。

结论:

狐狸等皮毛动物肉冒充羊肉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建议:

(1)餐饮和肉品加工企业应加强自律;

(2)逐步加强肉类掺假定性和量化鉴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亚楠]

标签:食品 山泉 奶粉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