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的收购风波背后是中国时尚的尴尬现状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上海富客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强便有意识地透露口风,已出资2000万欧元收购了意大利一家商业咨询公司,并计划收购PRADA的股份。在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又表示最近两年来已陆续收购PRADA13%的股份。报道刊出后,PRADA公关部迅速发表声明给予否认,称该消息为毫无依据的失实报道。
PRADA为何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有人说,PRADA方面在得知意大利咨询公司背后的老板是中国人后迅速“变脸”,称“交给中国人,会把质量、格调都变差”。原因就在于陆强的想法没那么简单,想得太多了,他计划收购成功之后,要对品牌的改良:改变PRADA在亚洲市场的策略,推出一些时尚也更便宜的副线。也有人质疑,在中国现有的服装产业发展业态基础上,我们是否担当得起这样的一个奢侈品牌?
在我们看来,如果是纯粹的注资行为,不涉及到经营管理的改变,中国资本的参与尝试又何尝不可呢?
实际上,中国人有钱花不出去的案例不在少数,PRADA的拒绝理由,或许是这种现状的一个缩影。还是本次事件的主角上海富客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强遇到的事情,他曾经尝试过接触陷入危机的老德国品牌Escada,最终也是以收购失败收场,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价格没谈拢,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德国人非常固执,不愿意将品牌卖给中国人。而不久之前,如南方报业收购美国《新闻周刊》遭拒,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遭拒、光明食品收购澳糖业遭拒、中国某财团收购曼联俱乐部遭拒等,似乎说明了中国人的钱“烫手”。
究竟“中国制造”出了什么问题?
PRADA如此迅速的回应似乎把时尚圈内早已心照不宣的心结抖落出来,几乎没有奢侈品愿意提到自己与“中国制造”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更愿意做的是,一边深入中国市场赚钱,一边与中国刻意保持距离。更重要的是,一方面,他们要降低成本,但“中国制造”长久以来备受诟病;另一方面,厂商在接受采访时众口一词,无一例外都表示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这样刻意保持距离,随着PRADA这样的奢侈品企业拒绝中国民企的收购事件的发展,再一次触动了我们兴奋而又敏感的神经。事件的发展渐渐脱离了商业运作的范畴,“PRADA得悉收购方为中国人,实时狂加股份售价阻止中国人收购,理由是中国人会把质量格调搞差”这样的语言也被媒体们相继渲染,与此同时,权威媒体找来几位专家,就此事展开讨论,而讨论的结果却是,如果对方拒绝收购,我们的消费者就应该拒买。但是这样就能真的使中国消费者与奢侈品保持距离了吗?
从笔者近日参加的国内某高端品牌开幕酒会到场嘉宾们的着装来看,中国消费者在面对奢侈品时还是会心软,同时也暴露了中国新富阶层的心态:有钱一定要靠大牌撑门面。在中国的新富阶层的概念中,要表现自己非凡的品位和身份,如“意大利原产”和“PRADA”等奢侈品牌符号缺一不可。实际上,此前皮尔卡丹被传为中国企业收购时就曾引发众人议论,但是PRADA对中国企业的拒绝态度又一次让我们敏感起来,虽然有时候消费者说不出动辄好几万的包究竟好在哪里,但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些奢侈品牌的热爱,以及对国货的不屑一顾。
曾有一份统计显示,86%的中国顾客会因为奢侈品标有“MadeInChina”的字样而不愿意继续购买,甚至退货。而假设这起收购事件进展顺利,中国企业一旦持有某个顶尖品牌的控股权,又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相当一部分人的心里多少有些不快。这让那些意图保持“高贵血统”的奢侈品牌们不得不小心地与中国企业保持距离,而这也加剧了中国企业走向奢侈品巨头的困难。当我们在抗议PRADA拒收购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有自省精神,究竟“中国制造”出了什么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杜泊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