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坡五人谈
2010年03月25日 11:10 魔山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智利虽然被人们归纳为新世界葡萄酒产国,但其实西班牙移民早在16世纪已经开始酿酒,本期Wine Press特别邀请到了解智利麦坡的5位人物,分享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Bruno Prats

Viña Aquitania酒庄庄主兼酿酒师

麦坡为何与众不同?

因为麦坡产区范围较大,5位酿酒师不约而同地拿上麦坡来做例子。Viña Aquitania酒庄庄主Bruno Prats说:“我认为上麦坡是山谷里最有趣的子产区,它就在安第斯山脚下,气候独特,日夜温差很大。” Francisco Baettig也同意他的看法:“上麦坡的有趣之处在于山中吹下来的凉风,它既能控制这里的温度,让葡萄得以充分成熟,又保持了葡萄的果香和酸度,智利最好的赤霞珠就是这么来的。”也因此,麦坡的赤霞珠得以脱颖而出,与世界其他产区的酒有着明显的不同。Domus Aurea酒庄酿酒师Jean-Pascal Lacaze形容这种独特性是“颜色较深,果味浓郁,酒体结实,富含黑莓和薄荷气息,单宁成熟柔顺,堪称完美”。

如果说地理位置优越是麦坡最大的优势,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麦坡葡萄酒业发展最大的阻碍。绝佳的葡萄种植条件使各个酒厂趋之若鹜,于是地价飙升、葡萄价格水涨船高,位于首都附近让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不断发展的城市化也一点一点地侵占农业用地。超过30年酿酒经验的Bruno Prats不无感慨地表示,“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土地和气候,圣地亚哥(Santiago)的城市扩张已延伸至葡萄园,附近兴建了民居,土地价格早已飞涨”。

此外,由于风土条件实在太好,一些不思进取的酒厂过分依赖自然环境,不肯花心思,导致麦坡的葡萄酒有呈现标准化的趋势。Francisco Baettig认为,“产地划分太严格也是一个挑战,”创新不足,改变也太少,酒庄难以做出自己的特色。

Francisco Baettig

Errazuriz酒庄酿酒师

品种的困境

葡萄品种单一也是麦坡的一大问题。赤霞珠获得的巨大成功难免让人们对别的葡萄品种有所忽略。不过,许多酒庄已经开始致力探索,Bruno Prats已经把Viña Aquitania酒庄的重心从赤霞珠和梅洛(Merlot)转移到希哈(Syrah),Francisco Baettig也相信品丽珠(Cabernet Franc)小维多(Petit Verdot)和马尔贝克(Malbec)等葡萄品种的潜力巨大。而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酒庄、Domus Aurea酒庄和Viña Carmen酒庄仍将坚持以赤霞珠为主打、偶尔加一点梅洛和品丽珠做混酿的路线,这代表了麦坡另一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