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重建:影像的承担与使命
2010年04月12日 18:13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文化应该怎么样重建?电视的形式当然比文字的形式要生动,被大众接受程度也高。但确实背后有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只是用现代化的逻辑取代原来的历史脉络,显然有问题。

曹卫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想谈两个问题:第一,关于纪录片。纪录片在传播过程当中产生的种种意义有三点:其一,我们现在人文关怀普遍缺失;其二,是我们所谓的历史断裂的尴尬;其三,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来讲,所谓的消费主义的冲击,文化全部变成了消费。

第二,关于文化认同的双重困难。怎么找到文化认同?所谓国学热,背后更大的驱动是回到传统,这是很好玩的事情,以前我们讲“开天辟地”,想和传统划清界线、隔离开来,现在我们又要和传统接续,这就是当下的文化状态。我们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资源,让我们建构起当下的认同,怎么办,我们回到传统,重新来找,导致现在国学的流行、泛滥。但文化认同的很多“资源”其实来自于西方,我们已经被裹胁到全球化的逻辑当中,我们不能不去面对,我们现在看到大量的资源,特别是文化建构的资源都是来自于西方。如果有兴趣做一个调研,我们就会发现,思想层面上、文化层面现在是一个“翻译”世界。

到书店看,摆在最前面的书是两类书,一种是典籍的再编、再造,一种就是外国学术思想作品、文化作品的整体翻译。这也刚好说明,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认同的双重的悖论之中。

另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平和心态,冷静地对待我们的历史、文化?要说对待历史、文化有焦虑感,再焦虑也焦虑不过德国人,因为他们的历史文化给了他们太多的荣耀,同时也给了他们太多的灾难。还有,纪录片的功能可能不仅仅限于展示。任何一个国家得需要、任何一个地方也需要,但是如果说我们仅仅满足于他们的那样一个展示的功能,我相信会降低纪录片的质量,可能纪录片里需要更多地透露出反思的东西来。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摄像机的镜头和人的笔一样,是有视角的,看你站在什么样的视角来面对文化素材。

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

影像的有力之处在于历史不能重返,时光不能倒流,当使用影像这种东西来尝试重构、复制历史的时候,它具有一个我们始料不及的权力,他将拥有这样一个空前权力。一个历史影像创作出来,至少相当时间横亘在我们与可能的历史真实或者真实的历史时刻之间,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能成为遮蔽,每一次屏幕都可能是一次遮蔽,每一次屏幕都可能是重要的现实视野。当我们重构历史影像的时候是务必要充分小心的一件事,因为我们肩负着多重社会功能角色,而这种角色至少富有一个极大的现实功能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