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寡味的虚构与遗落的真实
2010年04月12日 18: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孔子执政时参与建立了齐、鲁、卫联盟,他辞职后,很多弟子仍旧在鲁、卫两国做官。所以南子见孔子,还是希望他能积极维系同盟,共同对付晋国。但见南子这一幕,在后世的文学里都被剥离了国际大环境,演义成了美女挑逗老学究的感情戏。电影的这一情节,其实是照搬以前的电视剧《孔子》。

干巴的弟子形象

电影后半部分,是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经历。这部分过于散漫、拖沓,缺乏集中的矛盾冲突。

孔子周游列国时,已经是担任过大司寇的高级官员,在各地受到的接待规格都比较高,真正窘迫的时候很少。电影为了表现悲情主题,这方面做了一些夸大。另外,放下当时列国争端的大背景不讲,周游历程中可以重点塑造一下几位孔门弟子的形象,但电影在这方面令人失望。出镜最多的弟子是颜回,表现得太哀怨愁苦。子路也完全刻画成了李逵、张飞形象。可以说,电影对周游时期的孔子师徒表现得并不成功,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记载都没得到利用。

比如《史记》中,孔子一行被蔡人围困,断粮多日,孔子也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怀疑。他把几个弟子挨个叫到身边,问他们:“落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不是我们提倡的‘道’有什么问题?”

子路直接提出意见:“是不是咱们不够仁?或者不够聪明,所以没人理解咱们?”他这个回答太直率,被孔子生气赶走了。子贡的回答委婉一些:“先生的道可能太高深了,一般人理解不了。您也许可以搞点通俗的理论?”孔子闻言更为生气,大骂子贡只知道迎合俗人,没出息,又将他赶了出去。最后是颜回:“老师您的道是太伟大了。当权者不肯用,那是他们的耻辱。没人用怕什么?没人用的才是真君子!”这才让孔子开心起来,夸颜回不愧是颜家的孩子(孔子母亲是颜氏)。最后孔子气消了,但还是派子贡出去请救兵,才使得以脱险(因为子贡做生意,有钱且世故)。

这一幕很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几个弟子的性格也表现得很生动,围绕它完全可以设计出很有趣的故事,比如弟子们对孔子学说的不同理解、对现实选择的争执等等,由此构成周游列国部分的主要情节。可惜电影一直在刻意塑造悲情气氛,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

总的来说,电影《孔子》想表现一位悲情圣人,所以将复杂、真实、鲜活的孔子删减成了一个简单、扁平的侧影,电影因此平庸寡味。如果说《孔子》可以提供什么借鉴,那就是不要指望用电影塑造“圣人”——毕竟跪着难以拍出一部有趣的电影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