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博物馆外观
外国友人参观博物馆
官布艺术馆
前进中的内蒙古科尔沁博物馆
李乌力吉 关绍岚
内蒙古科尔沁博物馆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博物馆,创立于197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建立最早的地区级综合博物馆,2003年10月迁入新址,并更名为科尔沁博物馆。科尔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理念,正立面顶端造型为一张弯弓,象征着科尔沁蒙古人的称谓。外墙用天然芝麻白花岗岩和深灰色玻璃幕进行装饰,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
2003年新馆建成以来,在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博物馆因其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利用、高质的展览、有力的宣传,以及良好的安全保障,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
一座现代化博物馆的崛起
博物馆的状况是一座城市文化是否兴旺发展的体现。科尔沁博物馆是通辽市2001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在原哲里木盟博物馆的基础上由通辽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博物馆,总投资额达5300多万元,内部设有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配电照明系统以及扩音播放系统等先进设备。
博物馆一层是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可容纳200个国际标准展位,也可举办各类大型展览,还拥有9个风格各异的旗县会议厅,总面积1440平方米。二、三层则有6个基本陈列厅和1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四层是可容纳800人的中心报告厅,内设先进的灯光音响和电子广告屏幕,可接待各种会议和中型文艺演出,几年来已成功接待通辽市人代会、党代会、政协会等各种大型会议和演出几十次。除此之外,四层还拥有1600多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可以说,无论在建设规模、内部设施还是展览条件等方面,科尔沁博物馆都达到了地区级博物馆的先进水平。新馆的建成,不但为通辽市市容建设增加了一个亮点,也成为广大市民了解历史和进行文化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自建成以来,博物馆先后接待美术、书法、摄影、动物标本等各类展览上百次,接待北京、深圳等地的文化交流展览多次,其中包括多次经贸展示会和商品展销会。这些会展涉及面广,参展单位多,不但为市民提供了情趣高雅的各种展览,也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科尔沁文化的重要窗口
根据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人口138万,占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1/3的特点和馆藏文物1万多件的优势,科尔沁博物馆先后策划举办了科尔沁历史珍宝展、科尔沁蒙古族历史长卷展、蒙古族文物精品展、乌日切夫版画展、辽陈国公主与附马合葬墓文物展、官布艺术馆、刘宝平美术馆、阿西玛蒙古族刺绣展八大展览。
此外,近年来,博物馆还引进临时展览几十个,如科尔沁草原行全国摄影作品展、迎奥运书画展、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辉煌通辽大型图片展、台湾版画展、梦幻与诗篇——深圳宝安·观澜国际版画展、红山玉器菁华展、通辽市老城区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展等,接待区内外观众及外宾超过100万人次,各级领导和各界观众都对博物馆的建设布局、硬件设备、展览形式和展览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科尔沁博物馆始终注重社会教育宣传这一职能的发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与电视台、电台、报社、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沟通,联手打造博物馆新形象。博物馆在当地媒体定期设置有关栏目,将展览及各种信息定时播报。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科尔沁博物馆都与通辽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直播节目,如《带你走进科尔沁博物馆》等,并连续播出;为了迎接“6·12”世界文化遗产日,博物馆邀请电视台录制专题片《多彩科尔沁——家庭走进博物馆》,并在通辽当地的《都市报》整版连载了《馆藏文物精品介绍》。科尔沁博物馆网站的建立更为社会公众对文博信息的广泛利用提供了方便,为公众快速便捷获取文博信息提供了渠道,这样不仅提升了科尔沁博物馆信息资料库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为科尔沁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搭建了平台。目前,科尔沁博物馆网站载有概况、展览、藏品、机构设置、政务公开专栏、文博信息、最新动态、旗县博物馆介绍、名胜、历史人物、专著、快讯、馆刊、专家等10多个栏目。科尔沁博物馆已和《上海日报》(英文版)等的10余家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近年来,重要展览信息在各家媒体上的年报道数量均在22次以上,并根据展览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文物潜在价值,捕捉社会热点,分批次地进行深度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科尔沁博物馆向社会推出了很多高品位、高质量的专题展览,展览内容丰富,文物精美,设计独特,得到业内专家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由博物馆宣教部出版的《科尔沁博物馆》宣传画册、《官布艺术馆》宣传画册、《科尔沁博物馆》馆刊、《文博信息》小报等,向公众介绍有关展览、珍贵藏品、学术动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博物馆出版发行的《科尔沁历史瑰宝》和《科尔沁博物馆蒙古族文物精华》两本图录,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草原文化和科尔沁文化。
文物保护成绩突出
二十多年来,科尔沁博物馆先后发掘了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库伦1-7号辽墓、陈国公主墓、吐尔基山辽墓、扎旗伊和背水泉沟石门沟辽代墓、304国道扩路工程鲁北至霍林河公路沿线日罕林场辽墓和清代喇嘛墓地、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南宝力皋,其中陈国公主墓和吐尔基山辽墓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通过对全市古迹进行的二次文物大普查,现已查明通辽市境内的古文化跨越、古墓葬、古城址1200余处。
今年,博物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负责通辽各旗县的田野调查验收,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此外,博物馆还开展了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完成了对通辽市境内的燕北长城和金界壕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建立资料数据库的工作。
近年来,科尔沁博物馆的几十件文物精品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的展览在美、法、日、加、比利时等国家及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和地区展出,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但为展览增添了色彩,同时也为通辽市赢得了荣誉。
在博物馆收藏的珍品方面,红山勾云玉佩、西周青铜器、秦汉银印、鲜卑金牌饰、辽代白瓷像、元代青花玉壶春瓶等都属于稀世珍宝。
加强队伍建设,更好服务群众
在发展中科尔沁博物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派出人员参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培训班、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培训班等各种业务培训班,学习参观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全国各大博物馆,邀请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著名文物修复专家蒋道银先生来馆举办讲座,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为了使观众有一个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博物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设置了安防、消防、中心控制室、保安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联动机制,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2009年7月全馆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内容涉及多种场合的火灾预防、自救和逃生知识。同年12月还举行了一次全馆职工消防演练,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
面对免费开放之后观众数量的日益增长和观众层次复杂化这一特点,安全防范的重点和难点也由过去的晚上改变为白天,除了增加保卫力量外又新招聘了保安人员,以保证文物安全。同时,为了加强保卫人员及宣教人员的责任心,除了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外,还设置了安全奖。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博物馆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认真的学习培训,同时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组织班子成员和业务人员深入博物馆工作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一线,对旗县文博单位的工作给予指导。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后前往奈曼旗和扎鲁特旗,实地了解情况,调研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旗文管所的人员共同对古文化遗址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文化类型、分布面积以及今后的保护措施,受到了基层文博单位的欢迎。
展望未来,通辽市将会成为一个在全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大市,科尔沁博物馆作为文化大市的窗口和文化建设的践行者,一定会向国内外观众和全市人民奉献出精致典雅、文化内涵深刻的精品展览。
相关链接
科尔沁博物馆获得的荣誉:2004年被通辽市委、市政府评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通辽市旅游局评为业绩突出旅游区;2005年被共青团通辽市委员会评为“青年文明号”;200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举办的“全区文博系统讲解大赛”中荣获英语组特别奖;2008年在通辽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中被评为先进集体;2008年被通辽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2008年被自治区评为AAA级景区和红色旅游重要景点;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并荣获“巾帼文明岗”;2009年获得全区文化系统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