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美学到生态美学
2010年12月29日 09:47 中国文化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魏家川

上世纪90年代,生命美学开始成为美学研究的新方向,引人瞩目。同时有人把生态美学称为大生命美学,它的根本性质是从生命的普遍联系当中来看待生命。所以不论是生命美学还是生态美学,都难以否认生命是美的重要属性,美在生命。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必要将生命美学和生态美学一同来讲。

从生命美学到 生态美学的美学探索

从生命美学到生态美学的美学探索,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世界都有很大的启示。生命美学叫life aesthetics。因此在讲生命美学之前,不妨来看看生命这样一个概念、范畴。研究生命科学的人都知道生命是一种高分子核酸蛋白体与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这是《辞海》给出的解释。但是,如果放到生态美学当中来看的话,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则不妨更大气一些。像《周易》谈“天地之大德曰生”,即讲天地酝酿了那么长时间,在漫长的时空当中创造出了生命,这就是大德。由此看来,生命美学、生态美学应该是美学诸形态当中的重要支脉。

生态美学何以成为美学的一种重要的形态?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柏格森,他在《创造进化论》里讲:生命是从物质里面逃逸出来的一种自由奔放的力量,是一种冲动,以精神的方式突破物质的重围。所以我们的生命是非常悲壮的,生命的自由其实只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存在主义也指明,生命的过程有生老病死,特别是死亡与生命作为一个相对应的哲学概念,它是一个我们理解生命的背景,即哲学家所说的向死而生。不论是科学、医学、哲学、美学,都离不开生命这个话题。生命美学当初之所以提出来,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在人类的文化领域里、美学领域里占主导位置的精神美学的一种挑战,或者说是一种反思。

生命美学和精神美学 有什么样的差异

生命美学和精神美学有什么样的差异?西方的美学从诞生之初,就和西方哲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实美学是从哲学当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在西方哲学古典的本体论时期,人们更多追问宇宙是怎么样的?直至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他强调、凸现、弘扬的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这样的“我思”部分,也就是说西方古典哲学发展到了笛卡尔,进入了近代哲学,他更加强调的不是本体而是主体,强调的是人主体的认识能力,主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在此得到确立,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因此得到凸显。这意味着我们在思考“宇宙是怎么样”的之前,其实更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身。所以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对人自身的哲学思考开始成为哲学的主导内容。像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人本主义的哲学精神得到了充分凸显。但是大家可以设想:人并不可以简单地化约为理性,化约为思想、知识或者说认识。人作为生命的存在,是非常丰富复杂的,所以才有来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狄尔泰讲过“我思故我不在”,完全是跟笛卡尔唱反调。还有一些人模仿这句经典的名言,提出了自己的命题,比如说“我感故我在”“我梦故我在” “我欲故我在” 。甚至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有人说“我去购物我存在”。当然这样的一个类似于公式的命题,大家都可以去置换。我国著名学者潘知常曾经提出“我爱故我在” 的命题。由此可以看到生命美学产生的背景是跟当时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认识,起到了非常大的理性解放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们的负面影响。在科学理性的作用之下、影响之下,我们今天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一些负面的效应,尤其是人自身的异化这些方面它是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的。

生命美学的提出,是和以精神、意识、思维、思想等为核心构成的一种文化精神相联系的,体现出一种反思的特征,所以,生命美学又把精神美学拒之门外的东西放进来了。比如柏格森对生命哲学的强调,比如弗洛伊德对人的潜意识的生存心理的揭示。

生命美学的独特品质

生命美学的独特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生命美学突破了本体论美学和认识论美学的局限,成为价值论美学。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科学理性精神,使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我们的科技达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高度。但是科学并不能够通过一个公式,给我们推导出人生的意义。例如化学可以分析我们人体有多少种物质构成,我们身上的微量元素,锌、铁只够打一两个钉子的,磷只够做一两盒火柴的,钙可以粉刷一两个猪圈、鸡圈,而我们身上的水的分量也微不足道……可以说只是不足挂齿的这点物质。但是不论是数学、化学、物理学包括其他科学,没法在一个试验当中,没法在一个公式当中,给我们推导出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一种价值感受、价值体验、价值判断,在这方面像尼采、叔本华,他们从生命哲学、生命美学的角度给我们不同于自然科学家的一种深刻的阐释。比如叔本华的生命哲学就让我们感觉到悲壮是人生命当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比如说尼采所提出的一些学说告诉我们即便人生像一场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下去,即便人生是一场戏,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演好这个戏。

生命美学所走的独特路径就是与西方的理性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分庭抗礼。在此我要说明的是,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美学其实是生命美学,其原因是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命题、情景合一的美学命题等都跟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说这代表哲学进入了生命,生命融入了艺术,强调和谐而不是相分。我们对比发现,西方的方法论和价值论是相分的,所以有时候他们尽管在方法论上有了大的突破,很多的贡献,但是反而让西方人陷入生命的困惑和迷茫,甚至分裂和绝望的状态当中。在西方的现当代,就是生命哲学开始兴起的那个阶段,西方人感觉到自己像卡夫卡的表现主义小说当中的大甲虫那样,像奥尼尔的戏剧当中的毛猿一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被严重异化的存在,世界在人们眼中也成为T·S·艾略特笔下的荒原。在荒诞派艺术家的笔下,世界充满着焦虑感、压抑感、分裂感。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包括美学,则显得不那么令人揪心。现代学者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就是一种生命美学,他谈论了生命—心灵—艺境,可以说这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

三种美学形态的整合和统一

西方的自然科学、理性精神、逻各斯中心主义则不认为我们有“心灵”,说那是子虚乌有的。西方的自然科学当初在物理世界赶走了神灵,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痴人说梦,一种非科学的非理性的直觉体验,一种语言的误用,他们更乐意于把高兴描述成为面部多少块肌肉的运动、血压的升高、血液的流动等等。

我现在看到有一些学者把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柏格森的学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精神概念范畴进行比较。比如把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的思想会通,把柏格森“绵延说”同中国古代的“气”的概念会通等。不论学者从哪种路径对生命美学进行研究探索,我认为生命美学和身体美学有关,和实践美学有关,也和生态美学有关,甚至是这三种重要美学形态的高度、完美的整合和统一。

我国的美学由于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以蔡仪为代表的认识论美学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长期以来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今天,生命美学、生态美学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美学研究界的热点话题,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