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事迹和他的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的人性故事——如何每天徘徊于生死的矛盾中,徘徊于苦痛或欢乐的瞬间转换中,对自己残缺的身体和命运是愤怒还是微笑,对生命是忍受还是放弃……
史铁生最不愿意看到人们怜悯他的眼光,而要看到所有人都能因为他而快乐。这种期望使他忍受更多的痛苦,忍受更多对自己的煎熬,忍受更多的付出,忍受更多常人不愿忍受的事。
所以,铁生的去世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最舒心的解脱。
我和铁生夫妇的交往不是非常频繁,但是非常亲切,每次见面都像是“发小”一样可以无话不谈,肆无忌惮,海阔天空地瞎聊。
记得我多年前回国后第一件想到要做的事,就是用录音机录下北京城“活”的声音,但是我仅仅录下了一条街道和一个活人的声音,那活人就是史铁生,我录下了他朗诵他自己的作品“我与地坛”。
铁生两次来看我的音乐会,1999年,他来看我在保利剧院的演出,当时我母亲还在世,也是坐轮椅来的,看到铁生,放心地说:“啊,还有一个坐轮椅的,不
光是我一个人了。”那次演出的观众席上,两位坐轮椅的都是大家的热点关注。铁生过后给我寄来一大段他写的对音乐会的感受,其中说到结构对文学的重要性。2007年他在听我音乐会之后,寄给我一张他和陈希米共同制作的非常俏皮的漫画。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我们聊到“气功”,他忍不住说希望赶快换一辆“车”,就是换一个身体、换一条命。
越多了解铁生的故事,越明白他为何是一个头脑漫无边际的创作者。
他的一生事迹和他的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的人性故事——如何每天徘徊于生死的矛盾中,徘徊于苦痛或欢乐的瞬间转换中,对自己残缺的身体和命运是愤怒还是微笑,对生命是忍受还是放弃……
我们大家看到的史铁生是一个一生乐观的忍受着疾病残酷折磨的人,是一个能让自己的童心迸发、去瞬间忘掉身体痛苦的人;但是我们不能看到的史铁生是那个真实的、疾病永远会把他从现实的欢乐中拉回到残忍的生理苦痛中去受折磨的人。
这个每天面临巨大身体折磨的人,坚持以格外真诚的童心来向生活不停地发问。他在写作中试图寻找各种真理,终于不愿再等待,他放弃了继续解答生和理解死,而是一步跨进灵魂界的大光中,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
2011.1.4 北京
刘索拉:作家,音乐家。文字作品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女贞汤》等。音乐作品有《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春雪图》、《隐现》等,有室内乐作品《形非形1、2》、《灵》及摇滚歌剧《蓝天绿海》等。
本报记者 阎彤 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