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贵州腹地:隐世净土的慢生活(组图)

2012年09月11日 09:33
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水边侗寨的农闲之乐

“地扪”是个侗寨的名字,在侗语里的意思让人心驰神往——“百水汇聚之地”。

爬上地扪面的小山,可以看到整个寨子在茂林修竹间安静地铺展开来:精致的鼓楼,优雅的花桥,还有层层叠叠的浸润了沧桑色彩的吊脚木楼。流水欢腾着,柔软了村寨与大地的界限。屋顶与屋顶之间的缝隙中,点缀着一幅幅山村生活场景:晒谷场上,一个老妇人背着婴儿在晒粮食;鼓楼下面,一帮老者磕着老烟斗在谈天说地;吊脚楼前,侗族大妈熟练操作着濒临失传的工艺,布满老茧的手上应该染着蓝靛的色彩吧……这些视线随意触及的场景,让人感觉是那么完美,浑然天成。人、寨、自然,三者在岁月的累积中已经达成了平衡,成为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整体。

收割的稻田

对临水而居的地扪人来说,溪流就像是一个景观轴。沿着溪边的石板路前行,两侧是一栋栋木楼,造型各异的花桥横跨溪上,村人在水边洗衣择菜,鸭子白鹅在水中快活畅游……溪水源源不断地为村寨注入生机和活力,而相伴了上百年的老屋、古桥,也让流动的溪流散发出古韵清香。逛累了,随便登上一座花桥,坐在老旧的已经光滑发亮的木板靠座上,阳光把木头栏杆的影子投在桥面上,凉风轻拂后背,哗哗的水声和捶打衣服的声音从桥下传来……仿佛是用质朴的语言传达着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其实,日子本可以过得如此简单惬意。

朴实的当地人

寨里很多人家趁着农闲时节搭建新楼,村口路边一栋新起的木楼边围满了村民,他们不是在看热闹,而是来帮忙传瓦的——瓦片用拖拉机运来,一摞摞堆在乡村公路边,新修的木楼和公路之间隔着几层梯田,如果单靠自家人把瓦片搬上梯田再送到屋顶,可是个不小的工程。在缺少现代机械的山村里,“人海战术”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人们在梯田间搭上木板,在陡坎和房梁上架上梯子,五六十个村民分成两列,一个挨着一个,从路边的瓦堆一直排到房顶上,搭建起一个临时传送带,手递手地把瓦片输送到房顶。大家似乎并没把这当一份“差事”,手头的工作也并不妨碍聊天,随瓦片一同传递的,是都市里已经难觅的信任和互助之道。新房的主人忙着杀猪宰鸡,好款待帮忙干活的乡亲,正炒着的一大锅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慢生活 舞阳河 生活场景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