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话说浙江秦山 时代变迁和焕发活力的象征

2011年04月14日 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位于浙江海盐的秦山,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处名胜风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也建于此。据清光绪二年《海盐县志》记载:“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山得其名焉。”当时秦始皇为统一天下,东巡到秦山脚下,见此山五峰独峙,草木茂盛,削壁凌峰,枕海座原,为极佳的观海胜地,便令丞相李斯驻扎此山,并刻碑立山,以颂统一之功德,后人称此为“秦驻石碑”。

秦山风光

秦山石桥柱也有一个典故。秦始皇发现秦山地势险要,沿海有三十六条沙岸,九涂十八滩直伸黄盘山,至对岸距离很近,离绍兴仅三十六里,于是他在山上筑建行宫,遇风清月白之夜,两岸“叫卖声相闻”,便产生“欲作桥渡海”之念。可惜后来所筑的桥因海域变化,被侵蚀得只剩下十二根柱子,后人称此为“秦山石桥柱”。此后,唐代文学家独孤及观赏此桥柱时,欣然留下诗句“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此景直至明代,仍有一根桥柱岿然立于沙海之中。

秦山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如唐朝诗人薛据、元代戏曲家贯云石、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清代文学家优侗,他们登山观海,思古之幽怀,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秦始皇庙规模宏大,庙前栽一古松。秦皇妃墓旁长有兰花,遍布山崖。清代文学家吴东发凭吊秦皇庙后赋诗曰:“二月四日春氤氲,始皇庙前人如云。”民谣说:“三月初三闹秦山,闹了秦山看秦兰。”指的就是当时民间在三月春天时节拜祭秦皇庙的习俗。

秦山素以“秦驻孤峰”著称,其北峰有临海绝壁,如两门相闭,又如玉璧相合,故又称合壁。高万丈,犬牙交错,壁上云雾缭绕,壁下波涛汹涌,景观巍峨而神秘。清代文人徐豫贞称其为“希发云中第一峰”。唐代诗人薛据登山观海后挥笔写下这样的诗句:“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溪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描绘了秦山宛如仙境、云蒸霞蔚、绚丽壮观的景象。秦山东面有一桃林。春天花开如一片红云,小桥碧水,徐豫贞又赞道:“东阿烂漫桃干树,大胜玄者观里春。”

屹立于东海之滨的秦山,虽然得名于封建帝皇的登临揽胜的传说,但以其秀美山水,山上草木华姿,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在更广阔的时空下焕发出其璀璨夺目的光彩,如建于此的秦山核电站。始皇所无法追寻的长生不老,秦山却以山水的明证,将一个地方名胜的想象和传说置入世代更迭的变化中,成了时代变迁和焕发活力的象征。

[责任编辑:魏佳] 标签:浙江 秦山 秦始皇 秦驻石碑 凤凰网旅游 国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