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市文物局获悉,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设计论证,南京市首座非遗博物馆的展陈方案近日敲定。未来近7000平方米的展馆中将动静结合、全面生动地展示南京现有的2004项“非遗”资源。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选址于甘熙故居。按照规划,甘熙故居近7000平方米的面积中有四分之三将用作非遗专题陈列,通过文字、照片、音像、动漫、模型、场景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南京现有的2004项非遗资源以及各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馆长沈浩介绍,博物馆将分为序厅、人类共同的遗产、城市的记忆、传承人馆、金陵工巧、传承人工作室和专题馆展区以及非遗表演区和传习教室等几大部分。其中“序厅”着重介绍南京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总体状况,重点突出南京特色非遗项目,比如云锦、剪纸、绒花等。“城市的记忆”将重点展示金箔、白局、秦淮灯会等45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人类共同的遗产”将展示4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即南京云锦、古琴、南京剪纸、金陵刻经。此外,在传承人馆等区域,还将有各级传承人的情况详细介绍。
据了解,和其他博物馆相比,非遗博物馆的最大特点便是“动静结合”,这里不只有静态的文字、图片和文物展品,还有动态的非遗绝活展示,互动式的参观体验。目前已有近40位民间艺人在馆内设了工作室、展示台或进行舞台演出。此外,未来梨园雅韵舞台上还将演出白局、白话、吆喝等本土曲艺,在花园、长廊、天井内的还将有昆曲实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