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驱车一路向东 找寻台东那些年最好的时光

2012年04月13日 10:12
来源:Voyage新旅行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都兰街景。

都兰山下

我和阿达坐在都兰糖厂前的小铺关前,听着卑南族女巴奈的歌声,“我一个人住在都兰山下,没有冷漠的高楼大厦,却有热情的人;我一个人走在都兰湾旁,没有急促的工作步调,只有海蓝、裙浪摆荡;不用为我担心,不用为我烦恼,因为这就是我,我的生活,唉呀伊呀,唉呀伊呀呀呀……”

阿达是被人拣来都兰的。那时候他正骑单车环岛游,走到台东这里时,已经是半夜,骑在海滨公路上,前不着村不着店,一筹莫展,一个好心的路人把他拣回自己家中,一觉醒来,正是都兰山下,都兰湾畔。此后,被“拣来”都兰的阿达就把这里当成了故乡。这里是原住民的重要栖居地,歌手辈出。在胡德夫富于磁性的嗓音里,歌唱着太平洋、飞鱼和牛背上的小孩。

那天晚上,机缘凑巧,一来我住进了都兰的民宿,小客栈,二来当晚的南岛音乐节国际民谣之夜在都兰糖厂演出,演出自然精彩,除了来自卑南、泰雅及排湾的原住民歌手外,最令人感动的是巴奈的歌,她丰满的体态令人想起西非佛得角的“赤足歌后”西莎莉亚·艾芙拉,她有着浑厚而感性的嗓音,在浅唱低吟中,自有如大海般天成的雍荣华贵。一支流浪之曲,一支向胡德夫致敬的《太平洋的风》,若非生于斯长于斯,谁能把这份感情表达得即随意又深沉?

我们挤在小卖铺前的一张铁桌周围,两把小折叠椅、一个大树墩、花坛的台沿上,坐满了生活在都兰的朋友们,里面有原住民歌手、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者、酒吧老板、民宿主人,用“亲如一家人”来形容毫不夸张。阿达一边和我聊着都兰,一边介绍经过或是来到桌旁的“都兰人”这样,不到夜半,我已经认识了“半个都兰”优秀的人们。Homi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台湾原住民,铁花村的召集人;优秀的阿美族歌手龙哥(郭明龙),唱起陕北的信天游;长着美丽眼睛的小官,经营着利嘉的小民宿;而阿达,正筹备在糖厂开一间巧克力小店,他的女友在台中工作,绕过半个台湾来和阿达度周末。

阿达说,在都兰的夜半,经常有人在路边聚会饮酒歌唱,如果你碰巧经过,常会被邀请加入。无论阿美族还是排湾、卑南、泰雅,都热爱歌唱。许多歌手来到这里,热爱自由的人被这里的气氛吸引过来,艺术家也来这里居住,大家租住本地人的房舍,有人顺便将住所开放给阿达这样的过客,既有家的温暖,又因为不时的聚会而充满了歌声,都兰竟成为台湾青年趋之若骛的“圣地”。我住的小客栈是都兰最小巧的客栈,只有3张塌塌米,院子比房子还大,一张长木桌,饱饮了啤酒、音乐和阳光。

唱片《停在那片蓝》又名《巴奈唱她的朋友》,她在专辑中演绎了8首生活在台东都兰一带的朋友们写下的歌,有一首唱道:不管再多的困难,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一定要相信我自己,不管前途多渺茫,不管未来如何,我一定要做我自己……这是一个年轻而古老的梦想,可能是都兰也可能是北京或兰屿。

[责任编辑:孙爱林] 标签:达悟人 兰屿 飞鱼祭 台湾自由行 台湾自助游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