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形势趋好
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在不断提升,总体形势趋好。
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国际级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的一家,该中心副主任孟令秀表示,近年来,在中心检测出的不合格的国内服装品牌比例有所下降,总体趋势向好。
“现在,主动拿面料样品来送检的企业不断增多,而且企业要求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以前大部分企业考虑到成本、生产周期的因素,送检的项目比较少,多为常规项目,但是现在企业在内力和外力的综合作用下,对标准的了解越来越多,对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的意识不断增强。”孟令秀说到。
这一点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消费者投诉统计情况上也有所反应。2009年,国内服装鞋帽类商品收到的投量是62764件;到2010年这一数字下降为57620件,同比下降了8.2%。
据孟令秀介绍,目前国内检测出的不合格服装,问题主要集中于纤维含量上。一方面,一些服装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会直接按照面料供应商提供的数值进行标注,而面料供应商也为了追求更大利润,有可能在数值做些手脚,最后导致纤维含量被检不合格。另一方面,企业的标准意识不是很强,只送检了一批面料,后面的所有面料就都按照这一批的成分含量数值进行标注了,不同批次的面料感觉差不多,但其实差很多。
孟令秀还特别指出,服装产品被检测出不合格,有些问题不是服装企业造成的,而是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原因,比如说面料供应商,如果提供的面料不符合要求,就很容易造成下游生产企业产品在PH值、偶氮染料、色牢度上等出现问题。所以,不仅是服装企业,面料企业等上游供应商也应该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自己。
孟令秀提醒企业,对于服装企业来说,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标准,还要同时执行《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比如此次抽检到的一些产品湿摩擦不达标,这个指标就是《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里面要求的,这个达不到标准也不是一件合格的产品。同时,还要符合明示给消费者的说明,产品如果标注的是一等品,就必须要达到一等品的所有要求和检测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