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hard Richter drawing pencil on paper 21 x 29.8cm 1999
小结
里希特在绘画创作中对摄影的借用,看似是对摄影再现方式的主动模仿,实则是对绘画精神价值的坚持。他在言论中一再强调自己的中立态度或“无风格”,既源于他那一代人的处境造成的刺激,和德国民族历史造就的特点,也是他自己思考方式和所关注的问题决定的。丹托敏锐地指出:“纳粹后的第一代艺术家,要在保持德国特征的同时重新衔接现代主义。此外他们还要处理像一道致命伤般将祖国一分为二的严酷冷战,这是彻底的政治划分。里希特就是所有这些局面的产物。但是就像沃霍尔——他在很多方面都与之相似——他发展出一种自我保护的冷酷感,使他和观者仿佛能够在一定距离之外体验历史现实。”
然而,他的作品从来都没有冷酷到让人失望,而是一再提示着以这个时代的面目呈现出来的人类永恒的问题。历史永远是模糊的,用模糊的方式来再现它反而更加可信。邵亦杨认为,“里希特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他那个民族,而且也属于所有人。艺术家所制造的模糊感告诉我们:画面上的一切是关于记忆的,它已经属于历史了,但有一种忧虑、一种恐惧感却依然存在着,萦绕着画面,也萦绕在所有观看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正是他所提出的这些超越时空范围的问题,支撑着他的艺术穿过文化的隔阂,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产生更宽阔的感染力。
在关心历史的同时,里希特还非常关心艺术史,始终放不下对西方再现性绘画的历史和精神的追问,他确实有一种20世纪艺术家中少见的古典主义情结。与其说他的绘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模仿摄影,不妨说他的核心问题是:在摄影已经逐渐主导了日常视觉方式的时代,绘画如何再现历史现实。他成功地实现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转换方式,实现了那个时代绘画再现方式的一种可能性,主动续写了西方绘画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斯然畅畅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