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带孩子看电影先做“功课”

2012年01月09日 14:28
来源:摇篮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分级必要 但也有顾虑

“有一个初中女生,和同学一起去看恐怖片,回家之就不敢睡觉,家长急得向我们求助,经过心理老师的疏导,学生才不怕了。”北京育才学校学生指导中心主任朱霞认为,电影分级很有必要,具体实施和监管更加重要。

电影是否该分级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据一位从事过多年德育工作的退休教师回忆,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界就有过激烈的讨论。那时,有些片子标注了“少儿不宜”,一些学生因为好奇,越禁越想看,适得其反。所以,一些老师对电影分级有顾虑。

朱霞也谈到了这点顾虑,就像吸烟一样,越禁止越会有人因为好奇而想尝试,所以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她认为,有些内容不适合初中生看,有可能适合高中生。所以电影级别可以分得细一些,不要笼统地称为“少儿不宜”,根据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年龄段划分。如果家长从小就向孩子灌输,电影按年龄分级,要看适合自己年龄的电影,孩子就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就像坐车买票,身高够高了就买票。

“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方式可以借鉴。”太平街小学副校长李金艳认为,电影分级可以采取“强制加提示”。对于强制限制级的电影,要在售票、入场时出示身份证;而非强制限制级可以提示未成年人的家长,让他们来选择。

延伸阅读

国外电影分级制度

分级制度指的是某一组织根据一定的原则把片厂的产品按其内容划分成若干级,给每一级规定好允许面对的观众群。它没有国家法律支持,但在行业内部具有约束力。

美国

最早的分级制把电影分成四级,即老少皆宜的G级;儿童要由家长或成年人陪同方可观看的M级;儿童不宜的R级和21岁以下青少年不准入场的x级。分级制在1970年和1990年两次修改,目前为5级——

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儿童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

NC-17级: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

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 X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英国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PG”级:家长指导级;

“12”级:适合12岁以上观众;

“15”级:适合15岁以上观众;

“18”级:适合18岁以上成人观看。

新加坡

G级为普通级,其中再分为适合所有年龄的电影和需要家长从旁指导的PG级电影。

NC16级为16岁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第一部列入这一级的电影。

R(A)级为限制级(艺术)电影,只供21岁以上的成人观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昭遐] 标签:功课 1970年 电影海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